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要闻 > 正文
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 | 到2025年,天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发生这些变化!
2021-12-18 13:44:40 来源:津云 编辑:

津云新闻讯:记者获悉,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工信局日前印发《天津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出,到2025年,天津将在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培育、创新生态建设、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突破,产业增长潜力充分发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平均增速超过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3500亿元,增速达到10%;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壮大,整体质量效益进入国家第一梯队。

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打造4家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年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培育4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年收入超50亿元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行业领导力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创新生态日益完善。到2025年,围绕集成电路、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发明专利数量和标准拥有量显著提升。新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搭建“芯火”双创基地(平台)、中国信创谷等创新载体,创新对产业的驱动效应更加显著。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到2025年,在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累计实施示范应用工程50项以上,建成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规划》提出,围绕新技术新趋势,依托中国信创谷建设,天津以信息安全为特色,发展信创软件、工业软件、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区块链领域,打造一批拳头产品和特色品牌。发挥人工智能作为赋能体的重要作用,以场景应用为驱动,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智能交通与物流、智能医疗与健康、智能家居等多个应用场景,在全国形成一批试点示范。到2025年,在智能终端、信创、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形成超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

《规划》强调要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针对特色客户群体或市场,研发专项技术或生产工艺,增强核心竞争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基础产业领域,加强企业协作,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重点培育一批专注核心主营业务、成长质量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拥有自主品牌、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小企业群体,逐步成长为专业细分领域的领袖和单项冠军。

《规划》还指出要积极探索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新模式,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共同体,在产业功能定位、产业分工、项目投资等方面做好统筹布局,支持共同体内各成员单位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积极开展技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和行业标准制定等工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引导重点产业项目落户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等,加强三地大型仪器、高端人才等资源要素共享,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

《规划》明确,要充分发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相关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重点信息产业项目建设,带动技术、标准、品牌和服务的输出。鼓励企业与国际优势企业进行共同研发,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企业积极拓展海外用户,构建跨境产业链体系。依托世界智能大会,打造产品展示、项目对接、峰会交流平台,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

(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