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要闻 > 正文
【年终特稿·温度】在水下考古的张瑞:这活儿天津只有俩人能干!
2021-12-17 15:15:40 来源:津云 编辑:

“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吗?

天上的“弼马温”VS地下的“太子洗马”?岗位职责真是洗马吗?

考古毕业生就业很难吗?就业前景怎么样?

……

这是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张瑞最近做科普时讲到的话题。

写文章、录视频、参加科普对话,2021年的张瑞,工作之余进行考古文博知识科普,忙碌又充实。

而少有人知的是,张瑞是天津市仅有的两位有资格参加水下考古的科研工作者之一。

这活儿,天津只有俩人能干

2003年从西北大学毕业后,张瑞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和多数考古工作者一样做科研、写文章,张瑞也将走上学者的道路,但骨子里想“突破”一下的想法萦绕在心里挥之不去。

2009年,国家文物局举办了面向全国考古文博从业人员的水下考古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消息传来,张瑞的心燃烧了起来——考古是自己的专业,水下工作充满了未知,将两者结合起来,想想就让人着迷。第一时间,张瑞和同事一起报了名,经过选拔二人顺利进入培训班,在国家文物局系统内,这是第五期培训班,在天津则是第一次有人员加入水下考古的队伍。

普通人大多是从影视作品中知道潜水,湛蓝海洋、鱼群蹁跹,看起来浪漫的样子,事实上水下考古与社会大众的印象大相径庭。

水下考古,首先需要良好的游泳能力和身体素质,更需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对于身高181厘米,从小长在海河边的张瑞来说体能不是什么难题。但第一次穿上潜水服背起氧气瓶跳入海水中的一刻,张瑞还是免不了紧张了一下。

“大家经常看到的旅游宣传片里,水下是清澈透明的,但在考古领域恰恰相反”。水下考古工作面对的主要是海底沉船,而凡是沉船之处,多是因为海况恶劣。

经过紧张而系统的培训,张瑞在2009年顺利拿到了水下考古专业技术人员的证书,到今天为止,这也是天津仅有的两张水下考古证书。

(张瑞在水下考古)

“南澳一号” 开启水下考古之旅

在拿到水下考古证书后,张瑞在2010年参加了“南澳一号”海底沉船的考古工作,迎来了水下考古的实战,也第一次零距离感受到了海底考古的苦与乐。

“南澳一号”是明代沉船,静静沉睡在广东汕头南澳县的海底,历经几百年的海水浸泡,仿佛是前世的挚友,静静等待着考古队员们来挖掘出曾经的故事。

第一次参加水下考古,就给张瑞上了“一课”。同为考古,水下考古和陆地考古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水下考古实操性更强,除了具备基础的考古学知识,它是需要把整个的潜水技能、考古技能结合到一块儿。”

在陆地上很容易的拍照动作,在水下却变得难以协调——潜水员一边适应着海底的水流,一边随时调整自己的姿态,在拍出最好的照片和确保安全之间找到那个最佳契合点,需要反复的熟悉和调整。

“水下考古,除了发掘调查,采集文物,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记录,对那些无法打捞出水的船只,做好全方位的记录,为岸上专家研究工作提供详实的资料。”张瑞回忆当时的工作内容时表示。

水下考古工作是孤独而寂寞的,每次潜水需要进入20多米深的水下,一片漆黑,只有潜水灯照出有限的光亮,通常一到两个人同时工作,潜水员随时要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险。“因为在水下并不是往哪儿都能看得见的,你的视线有一个受限距离,有视觉盲区,你只能看见眼前一点点东西。”

最好的时候不借助灯光,海底能见度能够达到1米多。对,就是这1米多,就会让张瑞感到高兴了。

对于张瑞和同行们来说,在水底看到文物的那一刻是幸福的:沉船的构造会告诉你当时造船业的发展水平,船上装载的货物则诉说了当年商贸往来的真相。

张瑞是幸运的,第一次参加水下考古,“南澳一号”就被评为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也成为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的代表作。

考古“经远舰” 还原历史

“南澳一号”之后,张瑞又参加了“致远舰”、“经远舰”等北洋水师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从行业新人变成了行业“老鸟”。

“你从史料上了解到的东西越详细,到了海底你再去看那条沉船的时候,那种冲击力就会越强烈,更带着一种情感性,纽带的东西,仿佛沉船就在那里等了几百年,和你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最让张瑞难忘的,是2018年对经远舰的水下考古工作。1888年北洋水师自德国购进2900吨的巡洋舰“经远舰”、“来远舰”,甲午海战后,包括“经远舰”在内的众多水师战舰已经在水底沉睡了近130年,对其展开考古工作,能更好地还原那段悲壮的历史。

历史资料显示,1894年9月17日,“经远舰”在管带林永升指挥下参加黄海大战,全舰官兵奋勇作战,随“致远舰”冲击日本舰队,“致远舰”在被日舰重创后奋然撞向日舰,意与其同归于尽,不幸中弹爆炸沉没。“经远舰”在庄河老人石海域被日联合舰队四艘巡洋舰集火击沉,包括管带林永升、帮带大副陈荣、二副陈京莹在内的全舰231名官兵为国献身,仅16人生还。

2018年7月至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这是继 “致远舰”之后,我国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这次水下考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经远舰’沉船地点的问题,第二就是‘经远舰’当时是否有脱离战场的行为,在史学界有不同的争论,通过水下考古可以更好地还原历史。”张瑞介绍。

通过水下考古发现,“经远舰”散落的弹药位于船头,而船头方向按照海战逻辑是迂回自救,然后再继续战斗的过程,这就解决了历史上的一些悬疑,更好地还原了真相。

当然也有遗憾,因为种种原因,“经远舰”的打捞工作还没有展开,很多谜团还没有解开,张瑞希望这一天可以尽快到来。

(水下工作时的张瑞)

也曾经受伤

水下考古,工作量繁杂而辛苦。

最多的时候,潜水员携带的双氧气瓶和其他器材,总重量有80多斤,在水下因为有浮力,感觉不到太重,但离开海底爬梯子登上考察船的时候,负重就会让身体强壮的潜水员也踉踉跄跄。

“考察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下完水以后回来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会开玩笑聊天,做好吃的。等到时间长了,比如说连续十天了,再看潜水员上来以后基本上都是趴在那儿睡觉了,因为会疲劳,就是非常强的疲劳感。”

对于潜水员来说,水下工作40分钟就已经接近极限,“第一是你体力支撑不了太长时间,第二是海底的水温会让身体热量快速流失。”

水下考古充满着未知和危险,其中耳膜损伤是水下考古队员们最常见的伤害,频繁在海底和海面转换,耳膜受到不同压力导致的损伤,不可避免。

2016年,“致远舰”考古工作中,张瑞在工作船上搬运抽泥管的时候,小腿被起锚机的钢缆划伤,当时做了个简单的现场包扎,之后出现了海洋细菌感染,一直化脓感染,被送到陆地上医院进行处理,前后折腾了一个多月时间,才最终有所好转。至今,张瑞小腿上还留有这次受伤的疤痕。

(张瑞在致远舰沉没地)

投身科普

2021年,中国水下考古工作没有安排张瑞参加水下考古项目工作,张瑞便一头扎到了科普的海洋中,他的微博号“张瑞水下看世界”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

在他看来,考古学家们工作到了十,但社会公众可能只知道三,进行考古科普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考古是严谨的科学,不是嘻嘻哈哈凑热闹,其蕴含的文化信息和价值导向,不是几篇网络小说或者几部探墓电影所能覆盖的。

张瑞认为,当前公共考古学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上升期,无论是今年的三星堆考古在央视的连续直播活动,还是最近每周六央视晚间黄金档播出的《中国考古大会》,都充分体现出了我们这个时代,对考古知识,对华夏文明的渴求。

(世界海洋日 张瑞做科普公益直播)

(张瑞在为学生们做科普) 在科普中,张瑞鼓励考古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未来,公共考古会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公共考古深化发展的过程中,以考古学成果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也必将得到一个大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着考古学背景和大文化产业敏锐度的年轻学者,必将是未来十年里,文化产业的领导者和先锋力量。

2021年,张瑞的考古学作品《再见经远——2018中国水下考古“经远舰”调查工作纪实报告》再版,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那段历史。

作为中国水下考古一线队员,水下摄影师,考古领队,参与中国水下考古工作十余年的张瑞,2022年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得到科学而真实的考古文化,而不是那些以“盗墓”为噱头的作品。(津云新闻记者 彭俊勇)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