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日前,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天津市津南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市容环境管理科科长刘广超获评全国“最美公务员”荣誉称号,并被中央组织部记一等功。
刘广超曾在消防救援部队服务6年。他不惧危险、冲锋一线,磨练出了坚毅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2012年12月,他转业到天津市津南区城市管理委工作。在体会环卫工作艰辛与不易的同时,他深刻地感受到百姓对美好环境的深切期盼,并把这份期盼转化成为工作中最大的动力。
在津南区的生态屏障中,一片洁白壮观的建筑群掩映在绿树之间。这是商务部和天津市合作共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它是中国北方展览规模最大、配套设施齐全、全球领先的绿色、智慧、创新性会展综合体,是天津市的城市名片和“生态会客厅”。2021年6月,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即将在这里揭幕,首展保障工作迎来“大考”。刘广超带领团队承担了15个服务保障组中环境和审批两个保障组的工作。这让他感到肩头的责任沉甸甸的。
首展保障的“考卷”发下来了。刘广超发现,眼下最急需的就是建设展会配套设施——生活垃圾转运站。首展期间预计会有几十万人参展观展,产生的垃圾必须得到及时处理,同时还要实现妥善分类处理,这为刘广超他们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刘广超与设计、勘察、建设、施工等多家单位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从空间找增量,把地面压缩设备变为半地下式立体压缩设施,同时增加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的方案。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国家会展中心配套转运站建设工程和具有中转功能的国展中心P6区域垃圾收集房改造项目正式竣工。这座占地2800平方米的转运站日转运能力可达145吨,实现了垃圾分类收运和日产日清。
“垃圾的‘收处运’看似事小,但却体现着中国绿色建筑天津‘智’造的专业细节,更是事关参展商客来天津的城市体验,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件‘小事’办好。”刘广超说。
为了将垃圾分类这件“文明小事”做精做细,他指导相关单位根据16个展馆参展企业数量,合理排布垃圾分类箱,并对垃圾箱的容量、颜色、印制符号和回收提示,甚至是人员收集垃圾的时间间隔等都作出了统一安排。展馆内225组、900余个垃圾分类箱,展馆外167个分类果皮箱放在哪儿、多少人值守、收集间隔他都烂熟于心。忙碌起来忘记吃饭,出门办事顾不上喝水,每天早起晚睡,成为刘广超的工作常态。
6月24日,为期4天的首展如期盛大启幕。近500家参展单位、22万人次汇聚天津这座“城市会客厅”。
“您好,按照天津市生活垃圾分类要求,空塑料水瓶和纸质宣传单请投放到蓝色可回收物垃圾桶;用过的纸巾请投入黑色其他垃圾桶;苹果核是厨余垃圾,请放到绿色垃圾桶内。”在S1展厅,志愿者们熟练提示引导往来展商、观众分类投放垃圾,给大家留下了良好印象。这是让刘广超他们最感欣慰的事,他由衷地感到付出再多的努力都值得。
首展期间,刘广超每天坚守会场超过12个小时。为了保证首展期间疫情防控安全,阻断疫情因环卫作业二次污染传播途径,他紧盯死守,反复督促物业服务部门加强精细管理,做好消毒设施设置和扫保人员的个人防护。同时推动扫保实施机械化作业,实现会展中心道路机扫水洗率两个100%,达到“以克论净”标准。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他和扫保队员组成的“收尾小分队”还会对展馆内外1000余个垃圾果皮箱开展垃圾“遗漏”检查。据统计,首展期间,会展中心累计处理生活垃圾66吨、厨余垃圾5吨,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没有出现一起垃圾滞留问题。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在服务群众中才最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国展首展圆满落幕后,刘广超便马不停蹄地带领团队投入到全区特别是会展中心周边地区全面提升大美环境的工作中去。一年300多天扎在垃圾场站,刘广超时常一身酸臭、晒得黝黑。然而无论多苦多累,刘广超都没有放在心上,他总说:“有了一颗讲奉献、为人民的心,所有的艰苦付出都是甜的”。
(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