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田到户,每户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和公粮,如不成……”“好!拿印泥来,这事就算定了!”在南开区咸阳路小学多功能厅内,党史舞台剧《十八个手印》正在火热上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南开区教育系统积极开展宣传宣讲,通过讲党史故事等多种方式,坚定青少年学子信仰,将讲道理、讲史实、讲故事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宣讲的趣味性、参与性,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这场“新鲜出炉”的舞台剧就是由“改革惊雷小岗村”的故事进行改编,三幕短剧讲述了改革开放为人民创造的幸福生活,两位少年通过听故事,感受今日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珍惜同时更应奋进拼搏。全部角色由学生出演,向现场师生们展现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
高立姣和梅宏跃是舞台剧的指导老师,她们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闭幕以后,老师们就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把全会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全会精神在学生中入脑入心。“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带领学生们排演一出舞台剧,以珍惜粮食为切入点,以现今小岗村庆丰收的稻田画为舞台背景,拉近学生们与小岗村往日故事的距离,从而对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切身的体会。”
“参加演出的孩子从二年级到六年级,虽然表演稍显生涩,但整个编演过程中,学生们都很认真、投入。和孩子们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老师也收获很多。”咸阳路小学德育主任商娟告诉记者,他们还将推动舞台剧在学校巡演,并不断进行打磨完善,希望能把舞台剧做成精品节目,有一天能走出校园向更多观众宣讲。(天津日报记者 廖晨霞 摄影 胡凌云)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