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这两天我们公司新招聘来的技术人才,正办理入住。园区了解企业房源需求后,快速地帮我们解决了问题,让人才可以安心地工作,这对公司后续发展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志鼎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翔兴奋地说,他先后走过很多地方,但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有了种归属感。
围绕创业者的需求去改变园区生态,是所有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拼搏的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如今,在天津经开区,一趟横贯滨海—中关村、经开区东区和于家堡,每天往返24班次的免费摆渡车为经开区的企业职工和居民通勤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这得益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共同缔造理事会的成立。
今年1月,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成立了滨海新区第一家共同缔造理事会,“‘企业吹哨,服务马上到’,我们认真倾听企业需求,切实解决人才落户、政务办理、交通出行、法律咨询等各方面问题。共同缔造理事会还开设了政务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站等惠民惠企设施,引入建设银行、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北塘中关村科技园中心法庭等单位作为智囊团单位,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强化京津两市协同创新扎实具体的成效。”天津经开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尤天成说。
“原来园区企业申办政策兑现、资质类许可、人才落户等要跑到多个地点、多个窗口办理。现在,园区设置了政务工作服务站,帮助企业一站式解决20多项高频事项,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共同缔造理事会理事长郑毅说。
完善了各项配套服务,“做活”了园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越来越成为怀揣梦想的人大胆创新创业的热土,园区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记者了解到,2021年11月22日是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五周年的日子,在这五年中,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积极落实京津两市共建科技园的协议,不断完善京津两地联席会议制度,优化了“管委会、园区办、运营公司”的管理架构,并与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沟通,出台了《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职工落户、子女就学、医疗、购房等方面为北京企业来津项目职工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时,强化与北京中关村合作,打造类中关村创新创业体系,在资源导入、产业对接、运营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协同联动、同频共振,服务效能不断增强。
目前,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培育了一批国高新、国科小、雏鹰、瞪羚企业。过去三年新增注册企业超1500家,年均增速35%以上。其中北京企业占全部新注册企业的三分之一,科技型企业占40%。今年9月,位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也正式投用,为区域发展又增加了一个实力创新平台。
“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落地滨海—中关村,将依托天津科技大学优势学科,快速聚集一批优质的科研资源,为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进一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目前经开区也在积极推动科技大学科技园申报市级大学科技园。另外,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滨海石化产业研究院也落地在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围绕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成为一流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办公室主任陈强表示。
目前,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拥有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滨海中关村智能制造科创中心、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5家市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科技园还与北京中发展集团合作,设立支持园区发展的专项基金,推动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落户园区,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基金在支持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此前,天津经开区与北京长城所完成了科技园战略规划和产业、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着力打造以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和科技服务业为主导的“3+1”产业体系。科技园战略方向和主导产业不仅服务于滨海新区的产业升级迭代,更加强了与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对接。“我们还希望园区的战略方向和主导产业能与我市先进制造业等产业联合互补,形成优势。”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在服务好落户项目前提下,持续发力招商引资,加快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带动产业不断升级,助力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津云新闻记者陈汝宁)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