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骑着电动自行车上班,方便又快捷,还能摆脱堵车烦恼!”当下,电动自行车虽因其轻巧、灵活的特点受到喜爱,但也因时而发生着火爆炸等事故而让人揪心。日前,天津市新修订的《天津市消防条例》正式落地实施。新版《条例》实施后,本市将加大对电动车上楼入户的管理,减少火灾发生。
“电动车不能上楼了,那我的小电车该去哪儿充电呢?”22日,记者在走访红桥区时发现铃铛阁街道万华里社区为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事儿,建成了共享充电桩并投入使用。
据了解,万华里社区共26栋楼,1736户居民,小区内约有400余辆电动自行车,平均每栋楼至少有15辆,以前没有专门的停车充电场地,不少人推车进楼,拉线充电,不仅给生活带来不便,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我住六楼,以前上楼的时候,总会发现有人推着小电车乘电梯上楼。前阵子还经常从媒体上看到电车着火的新闻,所以每回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心惊胆战,因为电梯里一旦着火,很难逃脱!”万华里社区居民梁大爷说:“现在好了!自从楼下的充电桩建成之后,再也没看到过这种现象了,而且我发现楼道里面也没有电动车了,安心很多。”
为了让居民们的电动自行车有地儿停放和充电,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下了不少功夫。“一开始,我们的思路就是:想要解决电动车不上楼充电的问题就要建立新的充电车棚,但社区内用地资源有限,所以,我们就在小区现有设施中找突破口,最终将万华里一期自行车车棚进行提升改造。”铃铛阁街道万华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丽佳介绍。
“充电桩的建设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李丽佳说:“筹备过程中,街道与社区先是征得了居民代表与物业公司的同意,后又不断接洽筛选合作资源,通过两个月的谨慎考量,反复拟定工作方案,最终敲定施工合作单位,并得到了业委会、物业公司的一致认可。”
据李丽佳介绍,就在一切准备妥当,只待开工之际,施工的电力又出现问题。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连忙找来物业公司共同讨论对策,几次协商会议都进行到了晚上十点多钟,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提升改造工作终于得以继续进行。
现如今,万华里社区共享电动车充电桩建设顺利完工,社区居民只需通过微信扫一扫便可享受充电服务。
此外,为向百姓推广使用共享充电桩,社区党委特别制定优惠政策,居民可享受三个月免费充电服务,前三个月的电费将从小区公共收益中支取。(津云新闻记者田巧梅)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