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没时间喂养宠物、看病没时间排队挂号、选择太多不知如何决定……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帮忙经济”便应运而生。从帮忙遛狗到帮忙排队挂号,从帮忙做饭到帮忙做决定,网络平台里的相关服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解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正如专家所言,“帮忙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下催生的一种新业态,确实能方便生活,带来新的消费体验。
但“帮忙”也要有边界,不是什么忙都能帮,更不能当“帮凶”。比如,“帮忙骂人”涉及侮辱、诽谤;帮人写好评刷单,诱导消费者点击购买,帮出的是虚假和欺骗;代人考试,帮出的是不思进取,扰乱的是公平竞争的秩序……有的“帮忙”违背公序良俗,有些甚至触到了法律红线。本质上,帮忙服务是一种“生意”,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是原则,也是规矩。任何时候,服务内容和形式可以创新,但一定是建立在守住规矩的基础上。
规矩如何守住?帮与不帮的主动权、选择权都在服务者手中,商家要明晰法律和道德界限,在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平台则要尽量把“关口”前移,对服务加强监管,健全举报、售后等机制。
不可否认,一种新事物、新模式出现后,在成长中必然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帮忙经济”也不例外。针对新业态新特点,规范行业标准、建立起良性发展生态,“帮忙经济”才能真正帮出方便。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