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建成滨海政务帮办平台与“滨海通办”场景化服务系统,实现部分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智能政务宣传引导服务水平位居全市第一
■ 滨海新区通过建立京津冀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整合多家服务提供商资源,将新区汽车、制药、电子、石油化工等多种类型企业汇聚起来,形成面向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系统,推动新区龙头企业和平台服务商的深度合作
■ 近年来,滨海新区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人社、智慧旅游等方面着力推进重点应用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群众提供了智能、温度、贴心的数字服务。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慧社区服务百姓生活……如今,滨海新区的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所带来的便捷、舒适和效率。
近年来,滨海新区高质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坚持以“善政、兴业、惠民”为目标,以“大数据一张图”“大平台一张网”“大运营一条链”三条主线为牵引,打造40余个应用场景,持续深化政务、经济、民生等领域智慧新应用,为美丽“滨城”建设提供强力信息化支撑。
滨海新区通过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健全培育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从2020年底京津冀协同发展之产业协调与智慧城市建设正式实施以来,已建成“1+1+3+N”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即一个AI城市大脑、一张城市互联网和智慧政务、智慧经济、智慧民生三大领域及N项应用,走出了一条别具“滨城”特色的“智慧”之路。
善政
“互联网+治理”政务服务更高效
“以往,像办理公积金提取、公租房申请等业务往往要提交一大堆证明材料,我们经常要为此来回跑好几趟。现如今,只需打开津滨海手机APP,仅用几分钟时间就能轻松办理相关业务,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种事项。”这种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所带来的便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滨海新区市民的共识。如今,“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和“一件事一次办”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让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透明,给市民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
近年来,滨海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建成滨海政务帮办平台与“滨海通办”场景化服务系统,实现部分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智能政务宣传引导服务水平位居全市第一。推行全域全科网格化管理,实现滨海热线与市便民专线同轨运行,开通津滨海手机APP,构建“三位一体”的闭环式便民服务系统,让群众诉求在15分钟内得到排查和处理,事件的办结率达到95.6%。
滨海新区落实“互联网+监管”系统多级联动全国应用试点工作要求,审管联动工作模式不断深入,实现审批信息PC端、移动端双推送。行政执法监督效能大幅提升,每日处理执法案卷千余件,全面反映区、街两级综合执法工作整体情况。智慧信用系统不断完善,建成信用公示、联合惩戒、信用服务等功能,归集入库信用信息数据超过200万条。
滨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是个审批服务大户,过去各个办事窗口经常排起长龙,而如今却是另一番景象。区委网信办工作人员说,无纸化审批系统的实施主要依托互联网系统和电子证照数据,市民无须在窗口现场排号,随时随地都可申请。窗口工作人员也无须再收集、立卷、装订、移交审批档案,而是转由系统自动标准化归档审批电子卷宗,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变为“信息跑路”。
此外,智慧滨海建设还聚焦党建引领,打造“组织在线”,推动智慧监督、协同办公、智慧督查、智慧应急、基层减负、网格管理、智慧公安、数字城管等智能应用建设,以数据为驱动,打造“数据吹哨”闭环服务模式。
为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有效提升疫情防控实效,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发新冠疫苗接种管理系统,实现个人登记、企业报送、部门审批、接种预约、留观监督及接种反馈等多功能全流程的闭环管理,推动人员密集场所“双码联查”,为准确掌握疫苗接种人口覆盖情况、精准动员未接种人员及时接种提供依据。
兴业
“互联网+建设”企业发展更迅捷
信息高速架起中小型企业加速前行。滨海新区通过建立京津冀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整合多家服务提供商资源,将新区汽车、制药、电子、石油化工等多种类型企业汇聚起来,形成面向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系统,推动新区龙头企业和平台服务商的深度合作。目前该服务平台的中小型企业的智能化前沿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二期正在进行。
不仅如此,滨海新区更是在信息化与工业化方面加速推进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指数高达89.6,全市排名第一;市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达133家,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覆盖率达10%,领跑全市。工业云服务体系加速构建,“天河工业云”平台2.0版正式上线,4家企业获批工信部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超算中心、紫光、中国移动3家入选天津市首批工业互联网展示体验中心,空客5G智慧工程项目入选工信部2020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在落实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滨海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实现收入增速、利润总额增速双双正增长,高技术服务业和现代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35.7%,形成以超算、360、曙光、飞腾、长城、银河麒麟为代表的安全自主可控信创全产业链,汇集新松、深之蓝、科大讯飞、一飞智控等智能科技行业领军企业。产业承载能力和创新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形成了滨海高新区软件园、滨海服务外包产业园、生态城科技园、滨海新区信息安全产业园等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园区,汇集了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华为云、紫光云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云平台,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全市第一。建成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天津港“一港六区”实现统一运营管理,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前十,港产城融合体系建设走入正轨。
惠民
“互联网+服务”百姓办事更方便
11月12日,滨海新区泰达街华纳社区居民薛女士利用小区里的“智慧泰达”自助服务机,在刷身份证认证并经人脸识别后,完成了前几天错过的社区公共事务居民投票表决。“真是太方便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错过社区需要我们参与的大事小情了。”薛女士说。
“智慧泰达”提出的“大数据+小确幸”的理念,就是利用大数据平台的精准分析服务能力,搭建一个城市服务平台。依靠数据支撑一个服务生态,依靠大量智能化小程序,一个一个地解决居民关注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居民幸福感。这是滨海新区加快智慧社区运用、实现“互联网+服务”的一个缩影。
为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区委网信办以“党建+提升基层服务”“党建+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工作主线,贴紧基层社区和群众实际需求,针对基层工作负担较重的实际情况,通过减APP、减群、减会、减文、减表等具体事项,打造基于社区、小区、楼栋、单元的层级管理架构,为基层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推动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此外,经开区、生态城等示范区域还通过智慧小区项目和智慧场景建设,实现AI人车识别、小区出入口自动检测体温、高空抛物追根溯源监视管理等特色功能,为居民创建宜居的智慧化生活环境。
智慧城市建设,说到底是为了让市民更加幸福。近年来,滨海新区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人社、智慧旅游等方面着力推进重点应用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群众提供了智能、温度、贴心的数字服务。
智慧教育,加快推进新区教育现代化,完成“三通两平台”和5个智慧校园试点建设,建成教育专网、数据中心、视频会议系统、教育云平台、走班排课系统,实现中小学录播教室全覆盖。
智慧医疗,医疗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已经建立电子健康档案140万人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47%,公立医疗机构智慧门诊建设达标率为72%。
智慧人社,智慧社保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底,通过线上招聘实现就业2.8万人次,社会保障水平指数全市第一。
智慧旅游,智慧旅游体系加快构建,实现景区的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积极引入AR、VR等现代化游览体验项目,“文化随行”平台访问量达近亿次。
(记者路熙娜见习记者吕浩报道)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