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以来,“全能型”冷空气来袭,地处京津冀腹地的大港油田迎来了入冬以来的最低温,气温已达冰点。11月8日上午9点,随着板中北板中南储气库作业区库4-8、库4-9井的顺利开井采气,标志着大港油田正式开始向首都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供气。
目前,大港油田储气库群已开11口井采气,瞬时气量超600万立方米/日,预计今冬明春可向京津冀地区供应天然气突破23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数据的背后,关乎着京津冀千万家户的温暖过冬,也关乎着京津冀地区今冬明春平稳用气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绿色能源需求。入冬以来,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储气库群超额完成注气任务,努力交出一张冬供“温暖答卷”。
大港油田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南部,中国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发展从这里走来,该油田目前管辖着11座地下储气库,主要承担京津冀区域天然气区域调峰、应急供气、战略储备等职能,地下盘旋飞舞的“气龙”开井采气2个小时即可到达北京中心城区,冬季日采气量更是占到北京地区用气高峰时的1/5。作为京津冀冬供主力军,该储气库群已安全平稳运行7670个日夜,21年来累计注采气量稳居全国首位。
今年以来,全球天然气市场出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形势。面对挑战,自今年4月注气生产以来,大港石油人克服多重影响,持续强化疫情防控和施工作业安全管理,确保疫情、安全“双受控”。
“地下储气库”是天然气“储”环节中极其重要的设备设施,具有天然气全产业链的“压舱石”作用地位。通过实施装置处理能力提升项目,板南储气库全面提高应急调峰能力,整个库群有望在今冬明春高峰采气突破历史极值,为京津冀地区持续稳定、安全供暖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打赢天然气冬供保卫战,大港油田加强与中石油、中海油天然气销售公司和国家管网公司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互联互通管线调峰功能,进一步增加代输气量,争取更多上游资源,为今冬保供添足“底气”。
自8月初以来,受持续降雨和上游泄洪影响,处于独流减河泄洪区内的天津储气库分公司大张坨储气库水位持续居高不减,20年未遇的超高水位给生产一线带来严峻考验,整座储气库犹如一座海中“孤岛”。为了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岗位员工守初心、践使命、克难关,集全力共同构筑起抗击洪水保生产的坚强防线。
为更好地应对保供高峰期,大港油田科学组织运行管理,结合今冬保供形势,进一步精细装置日常运维管理,优化天然气处理装置检修方案,将原计划9月份开展的检修工作提前至8月23日,比计划提前完成检修。目前,两套天然气处理装置并列运行,开足马力保障天然气增产增输。
数据统计,今冬明春下游用户用气需求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冬季保供压力进一步加大。大港油田发挥“三站四源”优势,全力保障天然气供应。以“保民生、保客户、保稳定”为原则,分级分类部署制定应急预案。强化输气管网巡查维护工作,密切监测各站场输气压力、气量等参数,及时监控各条输气管线运行情况。实时跟踪用户用气情况,合理制定调配方案,保障平稳供气、足额供气。同时,加快冬季保供重点项目推进速度,抓好“新增港气增压机”“港西地区输气管道气源优化调整”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消除管输瓶颈,提升保供能力。
近期,正在建设中的驴驹河储气库两颗压缩机已顺利完成设备安装,地面重要设施已初见雏形,将在明年正式加入保供队列中。通过新建储气库的投产运营,届时将有近百口采气井投入采气生产,日采气量和周期采气量将同时突破历史新高。
随着今冬天然气保供逐渐拉开序幕,大港油田第一时间按照中国石油集团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动员部署会议精神,落实相关工作安排部署,统筹协调多方面联动,发挥自身优势多点发力,统筹安排采气工作,合理优化开井顺序和开井数,充分发挥储气库调峰能力,为天然气平稳供应提供坚强保障。
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油气生产基地,大港油田坚持油气并举、稳油增气,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努力缓解区域供气矛盾。为迎战京津冀冬供用气高峰,各主力生产单位提前做好冬防保温工作,提前谋划冬季安全生产及保供方案,天然气日产量持续保持“箭头向上”,为打好冬季高峰期供气“保卫战”奠定坚实基础。
(今晚报记者 张家民 通讯员 崔丹丹 陈辉)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