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要闻 > 正文
落地项目116个 协议投资总额达221亿元 天津经开区5大人才联盟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2021-10-12 20:18:34 来源:津云 编辑:

津云新闻讯:人才是区域发展的“助推器”。自2020年9月以来,天津经开区持续聚焦“4+1”主导产业,相继成立了无人机和新材料、互联网新经济、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五个人才联盟。以联盟为枢纽促进人才链、产业链、项目链、技术链、资本链“五链”融合发展,持续构建区域产业发展新生态。

一年以来,各人才联盟立足经开区产业发展需要,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产学研对接、便捷高效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已先后聘请11位院士为特聘专家,吸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成员单位400余家,签约落地项目116个,协议投资总额221亿元人民币,创造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推动产业发展、人才聚集的作用日益凸显。

深挖“富矿” 打造招商新引擎

“各联盟陆续成立后,在产业圈产生了积极影响,运行模式和发挥作用也得到行业认可,‘以盟招商’正迅速成为区域扩展项目源的重要渠道。”天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各个联盟的影响力和产业链上下游相互推荐,吸引了众多企业项目的关注,目前正在持续对接落地事宜;已经落地经开区的项目通过参加人才联盟的系列活动,增强了在经开区发展的信心,计划将更多核心业务单元逐步迁到经开区。

“为了支持人才联盟发展,天津市人才办一方面推动市人社局、科技局、工信局等部门制定了支持联盟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建立了由市级各部门专业处室组成服务联盟的‘人才工作矩阵’,第一时间解决联盟成员遇到的问题。”天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充分利用这些机制和政策为联盟企业提供服务,在重点项目引进时,一对一指导项目技术人员顺利申报国家重点人才项目,加快企业落户节奏。在引进雅思智学项目时,正常15个工作日的业务,利用“人才工作矩阵”,创造了1天登记、3天备案的新速度,解决了企业业务转移衔接的大难题。

此外,在台湾见龙40万吨发泡聚苯乙烯、奇云诺德癌症无创检测、法莫西创新药服务外包等重大项目引进过程中,联盟在人才引进、专项扶持政策、服务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同样对企业最终落地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整合资源——“服务也是生产力”

经开区持续发挥人才联盟面向全市产业、跨部门跨领域多渠道联络等独特优势,结合产业、人才需求,广泛动员整合资源,截止目前,通过“项目+团队”联盟直评政策,经开区9个联盟企业项目获得总计740万元的市级资金资助;2021年,各个联盟指导19家联盟企业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支持推荐百余名联盟企业管理人才参与申报天津市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协助10名企业家,通过联盟享受人才服务证“名额突破”,在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享受更好待遇。此外,在联盟支持推动下,仅1天时间就为康希诺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顺利办理了天津市人才“绿卡”A卡。

为了充分满足飞旋科技、深之蓝、康希诺等联盟头部企业对高端人才需求,经开区依托海外人才离岸基地创新性开展“点餐式”直播招聘活动,全国20余所高校相继组织对口专业学生参加,为众多联盟企业招引到满意的人才。

在联盟的牵线搭桥下,互联网人力资源企业熊猫云聘,与贝壳、伊对等联盟成员签署协议,持续为企业输送员工,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各个联盟针对成员初创、成长、成熟不同阶段的需求,在资金、人才、土地、咨询等各领域提供全方位服务方案。结合主题园区理事会,聚焦“堵点”、“痛点”问题,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活动为契机,将联盟与8个主题产业园区理事会活动紧密结合,通过企业“纵向”找联盟、提问题、促产业,园区“横向”讲问题、给答案、建制度的机制,营造联盟与园区携手发展的最硬“软环境”。同时,持续推动各联盟加强互动,深入开展资金需求、金融政策、人才需求等专场对接会,通过个性化、差异化服务,使联盟企业获得更好更快发展。

聚势发力 扩大政产学研“朋友圈”

“联盟积极发挥纽带作用,搭建主题园区、高校、职业院校、企业对接平台,充分发挥全国高校,特别是天津高校在技术创新、高层次人才、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培育优势,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共同打造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圈’。”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互联网联盟以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为契机,组织75家企业携2000余岗位“走出去”,赴厦大举办专场“产学研”对接,在招聘心仪人才的同时对企业起到了良好宣传作用;各个联盟与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职校对接,开启院长“直通车”,建立起人才输送培养的新渠道。目前,各个联盟正积极与西安交大等全国30余家重点高校持续开展对接交流,探讨合作建设产业研究院、技术人才对接、大学生见习就业、资源共享等合作事项。

立足“高校一流人才+产业一流项目”的思路,经开区5大人才联盟积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在经开区聚势发力。截止目前,在精细化工联盟的推动下,中石化北化院、北京化工大学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均已在南港布局相关中试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中心,以南港工业区新材料产业和人才为基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汇聚高端人才。

此外,在各个联盟推动下,政校企合作的成效也初步呈现。无人机联盟推动政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人才共建共育基地”;天津大学与联汇制造等一批“新伙伴”开展技术合作;生物医药联盟依托领军企业优势,组建生物医药细分领域评审专家库,推动重点评审权限服务联盟产业,争取全市生物医药中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支持人才聚集和发展。(津云新闻记者 陈汝宁)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