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祝融号不断刻画着中国印记,天和核心舱里,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五号,从嫦娥一号到天问一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和核心舱……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世界航天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空间技术快速迭代突破,空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深空探测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航空技术正成为新兴经济业态的推进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
产业应用破局“锁喉之痛”
今年多项重大航天工程顺利推进,会带动哪些相关产业发展?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李德仁表示,未来中国至少有5个万亿元产业和航天经济有关,包括“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城市运营大脑建设”“机器人、自动驾驶相关应用”“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
“目前航天科技领域面临着无重力、密封、隔绝、超高低温、大量宇宙射线的辐射、真空等多样的极端环境,而这种环境也为高尖端科技提供了一个优质的生产环境和实验环境,比如需要超高精密制作的半导体等。”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光勇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据悉,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的发展和分布极不平衡,目前由美欧、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地企业为主形成割据局面,产业资源与要素分布不均衡且缺乏流动性,后进国家企业的创业门槛与成本居高不下,少数国家与寡头企业坐享每年对华巨大的半导体产业贸易顺差。中国半导体产业生态面临诸多挑战。
不过,中璟航天半导体集团负责人谢东霖表示,近年来,中国相关企业不断聚合国内外优势,统筹整合力量,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强化创新伙伴关系,以中国半导体全产业链全域构建为历史使命,创建以产学研创融投相结合的共融共生全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投资建造半导体生态链基地、半导体晶圆厂,为行业企业提供支撑与平台,支撑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为实现真正的“中国芯”助力。
据统计,2020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为3504亿元,其中中国台湾为777亿元,位居第一;中国大陆达619亿元,超过韩国跃居全球第二。
原创性技术化为市场产品
在航天技术的运用方面,北斗芯片的高精度导航已成为世界的焦点。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武汉搭载北斗芯片的4000辆电动自行车免费接送医生上下班,保障医护工作者单人出行,降低医护人员在路上遭受交叉感染的风险。
据悉,这种芯片的高精度导航能做到0.5米,可以精确地显示位置。另外,由李德仁主持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施工前后评估也运用了航天技术。该团队通过搜集武汉火神山医院施工前的高分卫星图片,并与施工后的卫星图片进行对比,得出医院的建设没有对地质、环境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结论,也为其他地区方舱医院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监祁海珅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由航天技术参与制造的新材料、多功能新装备、高效率新能源等,为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产业升级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自动驾驶高清车载应用、5G工业化远程控制和机器视觉、AR/VR等人工智能产业应用,能带动配套组合件、模组组件产业化发展,助力社会和经济发展。”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航天工程、太空探索涉及革新性技术、革新性材料、革新性制造工艺、革新性运维等,这些技术及其制造工艺和能力如果复制到科技、工业、农业、医学以及家庭生活,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技术变革,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普遍性、系统性的收益和影响。(靖 雯)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