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要闻 > 正文
伊利股份(600887.SH)中报业绩与股价齐飞 三季报相去甚远
2020-11-11 15:49:07 来源:消费日报网 编辑:

10月29日晚,伊利股份(600887.SH,以下简称伊利)交出了2020年前三季报的成绩单。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735.06亿元,同比增长7.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0.24亿元,同比增长6.99%。

业绩低于预期,10月30日伊利股价盘中直接跌停,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截至11月2日收盘,伊利股价为37.90元/股,总市值为2306亿元。与10月29日相比,伊利市值蒸发近380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消费日报财经频道记者表示,伊利的三季报还算比较正常的。因为它作为中国乳业的龙头,品牌效益和规模效益是逐渐释放的。

中报业绩与股价齐飞 三季报相去甚远

伊利中报刚出的时候,超预期的业绩让投资人眼前一亮。伊利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76亿元,同比增长22.4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5.92亿元,同比增长72.2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97亿元,同比增长79.29%。靓丽的中报业绩直接使伊利当日迎来涨停板。

(行情来源:同花顺)

相比之下,第三季度伊利实现营收262.42亿元,同比增长11.17%;净利润为22.9亿元,同比增长23.73%,低于预期,与中报相去甚远。

根据国盛证券的渠道调研反馈,预计一季度到三季度安慕希增速约15%,增速有所下降。常温白奶受益于疫情影响减弱,环比提速,预计第三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民生证券的研报显示,受原奶供给不足所限,同时叠加公司地面促销费用投入收窄,收入增速环比略有下滑;伊利前三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为36.94%,同比下降0.75%,主要由于原奶供给不足带来采购成本增加,毛利率水平小幅下滑。下游需求恢复,伊利通过削减终端货折等形式降低销售费用投入,导致利润增速大幅高于收入端。

缺奶,对乳企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因此,在中国乳业行业,对奶源和牧场的争夺从未停歇。

牧场收购再度加码

中国乳业产业链上游,两大环节至关重要,分别为原料奶生产企业和养殖牧场。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部三大黄金奶源带里,绝大部分原料奶企业及牧场,大多被伊利和蒙牛双寡头,区域乳企等收入囊中。

原奶市场供应紧张、低温奶市场利好,加之大型乳企对上游产业链的控制欲愈发浓厚,使得抢牛夺奶大战一触即发。

国庆节前,伊利率先加速布局上游原奶,奶源争夺战硝烟四起。9月27日晚间,伊利发布公告称通过新设立的控股子公司 Wholesome Harvest Limited 以要约收购方式收购中国中地乳业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以下简称中地乳业),收购价格为16.60亿港元。收购完成后,伊利将成为中地乳业最大的股东,同时伊利旗下将拥有三家规模化牧场企业:优然牧业(间接持股40%)、赛科星(间接持股23.34%)和中地乳业(间接持股31.87%)。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所,通过间接控制上述牧场,伊利将拥有8.4万头存栏奶牛,控制原奶年产量37万吨。

朱丹蓬表示,伊利、蒙牛包括其他企业,头部企业都在争夺优质奶源。因为未来竞争的核心在于供应链的完整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巨头加速布局上游原奶是正常的。

低温奶仍需发力

随着常温奶步入成熟期,低温奶便成为乳业布局的下一个赛道。据欧睿数据显示,常温奶增速自2014年来开始逐步放缓,2018年我国常温奶销售额为142 亿美元,同比增长 0.7%;消费量方面,常温奶消费量自2015 年起增速开始放缓,其中 2017、2018 年出现负增长。

常温奶销售量难以明显提升,而低温奶发展正迎来春天。据欧睿显示,消费量方面,2018 年低温奶消费量为243.2 万吨,占全国液态奶消费量的 24.9%。据欧睿预测,19-22 年低温奶 CAGR 将达10.3%。

低温奶虽增长空间广阔,但由于生产、运输、存储等方面较高的专业要求及较高的成本限制了低温奶的销售半径,低温奶乳企大多只能在靠近奶源地地区布局工厂,区域性乳企更具优势。 2019年12月,伊利推出三款低温新品,正式入局低温市场。

奶源地与消费区的距离,对于伊利的低温奶发展可谓一大瓶颈。早先伊利旗下的优然牧业和赛科星的牧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奶源带,而华北布局较弱。收购中地乳业,能够帮助其实现华北地区的奶源布局,有利于其低温产业链的发展。

朱丹蓬告诉记者,低温奶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就这一块业务来说,蒙牛和光明相对比较强势。伊利要把低温奶这一短板补齐,并不容易,但是必须去布局。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