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要闻 > 正文
“云”上相见三省一市外贸全部正增长
2020-09-01 16:17:30 来源:新华网 编辑:

长三角是中国的外贸重镇,今年二季度以来,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外贸数据相继转正,这背后是“上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的“加持”。

“云”上相见三省一市外贸全部正增长

直面疫情影响,长三角外贸迎难而上。今年7月,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521亿元,同比增长20.9%;浙江省进出口额达到3366亿元,同比增长12.9%;江苏省进出口总额4047.2亿元,同比增长4.2%;上海市实现进出口299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

上“云”洽谈是不少长三角企业获得全球客商新订单的“密码”。

近日,在面向轻工行业的“出海优品云洽全球”供需对接会上,上海思乐得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的客商进行了线上磋商。

“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马来西亚的客户。”思乐得总经理张斌说,对接会提前进行了供需匹配和前期了解,缩短了“贸易距离”,也给了企业更多开拓新兴市场的信心。

“云”上赋能的除了洽谈环节,还有交易环节。

海关总署7月1日起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试点首月,江苏跨境电商B2B出口1291万元,推动了外贸稳中提质。

南京锦盛合供应链有限公司几乎每天都有商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国外。企业负责人杨磊介绍,7月以来,公司通过“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模式出口了室内拖鞋、夹克、花洒等货物,货值超50万元。“我们出口的商品,种类多、单量大、单票货值低,跨境电商B2B模式节省了申报时间。”

直播卖货 210多万种小商品搭上“新快车”

拥有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的浙江义乌,是观察全球国际贸易冷暖的“窗口”。今年上半年,义乌市进出口总值136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其中出口1309.0亿元,增长0.6%;进口53.5亿元,增长31.7%,实现了外贸出口“半年红”。

从饰品、日用百货到防疫物资,210多万种义乌市场的商品通过社交拼团、会员电商、直播电商、网红带货等新兴模式抵达消费者端。

“以前商户是拒绝主播进入店铺的,因为直播电商拿货量少,习惯了批发生意‘一单吃半年’的义乌市场商户看不上。”中国小商品城饰品行业商会会长陶小燕说,如今半数以上商户转换观念,接受直播卖货甚至主动触网直播。

“义乌小商品市场是全球日用消费品贸易中重要的一链,它的繁荣与否对于稳定外贸、提振内需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党委委员、市场总监张奇真表示,下一步义乌市场要发展成为国内国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不仅是进出口贸易、物流的节点,还要为全国乃至全球中小企业提供要素保障。

“算法”帮忙超10万家企业外贸转内销

外贸转内销,究竟卖得怎么样?这组数据很有说服力——截至5月底,仅拼多多平台上新入驻的外贸转内销企业就超过11.3万家,带动商品订单量超过3000万单。

“从没想过产品卖到了距离我们工厂两三千公里的边疆小城里。”这是宁波三禾厨具“外贸转内销”以来的全新体验。

产品远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禾厨具,在国内市场曾经是个“门外汉”。三禾厨具董事长方成说,企业对转内销曾有畏难情绪,“外贸转内销需要建立线下销售渠道,投入巨额费用打品牌,一口出厂价几十块的锅,加上层层分销成本,到消费者手里,就要数百元。”

在加入电商平台拼多多推出的“新品牌计划”后,像三禾这样的企业获得了专门的研发流程再造辅导和流量倾斜支持。

“消费者的‘痛点’被拼多多的大数据‘计算’出来,企业根据反馈安排生产,研发周期缩短了50%。”方成说,大数据显示,零售价99元的价位是市场空白,企业由此进行深度开发,做出了一款更符合国内用户消费习惯的产品,成为线上“爆款”。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李党会说,优质产品出口转内销会进一步丰富国内市场供给,带动消费升级。国际市场长期形成的通用规则也有助于改善国内营商环境,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