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凌晨5时许,5具中学生遗体被从信阳市潢川县来龙乡小潢河河道内打捞出,5名死者全部为男性,均为中学生,参与救援的信阳蓝天救援队相关负责人告诉津云记者,5名死亡学生的遗体均是从河底的一个巨大的坑内找到的,有知情人表示,这个大坑很可能是当初采砂留下的,小潢河河道内恐还有多处这样的采砂坑,而这也不是小潢河第一次出现多人溺亡事故了,去年,小潢河也曾出现1个成人带4个孩子溺亡的惨剧,遇难的最大孩子才12岁。
放牛老太以为眼花 岸边的孩子转眼没了?
参与此次搜救的信阳蓝天救援队队长喻忠强告诉记者,昨天下午,遇难的这几个孩子到小潢河边玩耍,一个放牛的老太太远远地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据老太太讲,她一转眼就发现孩子们不见了,她还以为自己眼睛出了问题,并把这个情况当作闲谈讲给邻居听,邻居听后觉得老人可能不是看错了,于是报警,警方调取监控后立即去河边查看,结果在岸边发现了孩子们留下的5双鞋和4套衣服,当地立即展开救援。
在打捞上一具尸体后,当地认为救援存在较大难度,于是向信阳蓝天救援队求助。
5具遗体都在一个坑里
5月16日下午,喻忠强接到来龙乡的求助电话,于傍晚赶到现场。“小潢河平时不放水的时候,河面只有十来米宽,而且大部分河床都裸露着,人可以在上面走,但是这两天上游放水了,小潢河的河面一下变成了几十米宽,而且从现场看,水流很急,我估算不出水深是多少。”喻忠强队长告诉津云记者。
第一具遗体是在河底一个大坑内找到的,喻忠强赶到后,当地救援人员认为另外4人很可能已经被冲到了下游,但喻忠强根据经验判断,另外4人可能离第一具尸体不远,他请当地关掉了上游的放水水闸,然后开始带着队员们进行搜救。“最终我们找到了另外4具遗体,和第一具遗体同在一个河底的大坑内,距离拖鞋衣服摆放的位置七八百米远,尸体都沉在水底。孩子们的衣服和鞋放在河的这一侧岸边,发现遗体的大坑距离河的对岸很近,这个坑可能有四五米深,非常大,打捞上来的这些孩子都是半大的小伙子,有两个身高超过1米8,但依然溺亡了。”喻忠强队长说。
凌晨5点左右,搜救结束,5具孩子的遗体停放在岸上盖着白布,孩子们的老师接到通知后赶来现场认领尸体,据了解,此次遇难的5个孩子均为中学生。
吃人大坑或为采砂遗留
喻忠强告诉记者,发现遗体的大坑虽然在水下,但水流经过坑时会形成漩涡,从水面上是可以看出异常的,也许孩子们是经验不够,才没有把漩涡当回事,但也有可能孩子们是被水流卷进去的。
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表示,之所以出现5个孩子一起溺亡的惨剧,很可能是1个孩子遇险后呼救,其他孩子赶去救援,最终全部遇难,这样的案例在他们以往的救援过程中也出现过。
这并不是小潢河第一次发生多人溺亡的惨剧,一位救援人员告诉记者,去年小潢河也出现了一起5人溺亡的事故,“死的是1个大人和4个孩子,最大的孩子才12岁,他们也是掉入了水面下的一个大坑,在救援现场打捞完成后,我们有的队员都哭了,心里太难受。”
小潢河的河道里为什么有这么多深坑?知情人士表示,小潢河的河床是砂质的,以前河道内有不少采砂作业,后来采砂被取缔,但是采砂的坑仍遗留在那里,酿成这两次事故的大坑很可能就是采砂坑。
记者从网上搜索到了潢川县治理盗采河砂的相关报道,2018年,潢川县公安局开展了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治理行动,使县内盗采河砂情况得到有效治理,但针对这些盗采遗留下的深坑是否还将有后续处置措施,网上并无相关信息。记者致电了潢川县政府,或因是周末,办公电话无人接听。
在全国范围内,采砂坑导致溺亡的案例也并不鲜见,2019年7月,水利部起草了《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二章的河道采砂规划中,明确提出,采砂规划应包括弃料处理和现场清理、河道修复要求。对于违反条例的无证采砂等行为,因非法采砂造成河道生态损害或者形成安全隐患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还应责令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予以恢复;当事人拒不恢复的,可以由处罚机关代为恢复,所需费用由当事人承担。人溺亡事故。(记者 顾明君)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