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全球今热点:援派、消费均创新高 天津滨海新区续写东西协作“山海情”
2022-11-29 15:26:43 来源:央广网 编辑:

央广网天津11月29日消息(记者张强)2022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坚持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有形无形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围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重点工作,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共建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帮扶等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天水市张家川县等结对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打造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升级版”。

发挥干部人才资源优势 以“滨城所能”解“青甘所需”


(相关资料图)

2022年,滨海新区聚焦青海、甘肃等受援地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共选派142名干部人才,援派队伍规模之大、类型之全、覆盖范围之广均为历年之最。为持续深化与结对地区多领域合作,滨海新区还增派了农业、经济、园区、党务等方面的实用型人才29名,进一步丰富援派专技人才的专业背景,实现了对口支援建设领域全覆盖。

据了解,滨海新区通过发挥“组团式”教育援青优势,集中援青教师资源,在黄南州中学和黄南州民族高级中学同时开办六个“天津班”,真正“把团队搬到青海”;滨海新区七家二级以上医院还分别与黄南州人民医院等六家当地医院开展“组团式”及“一对一”帮扶,以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受援地医疗水平,使当地百姓不仅“病有所医”,而且“病有良医”。滨海新区真正以“滨城所能”解“青甘所需”,有力促进了受援地全面乡村振兴。

创新产业帮扶模式 促进协同发展

为支持受援地区唱好“特色戏”、打好“生态牌”,滨海新区开创了援受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2022年,天津科技大学优秀农业科技特派员与黄南州河南县托叶玛乡开展“青藏高原特色工坊啤酒研制与示范”成果推广合作,利用矿泉水、青稞、黑青稞、沙棘膏、牦牛奶、黄果梨等高原特色资源,开发高原特色工坊啤酒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目前,具有滨海新区帮扶特色的“企业+大学+合作社+农户”帮扶模式正逐步形成,在产业帮扶、科技促进、消费帮扶多重作用叠加下,集种植、采收、储存、运输、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绿色种植产业链条也正逐渐建立并成熟,相关产品引入天津并销往全国,受援地农民增收致富形成良性循环。

打通科技帮扶“最后一公里” 赋能受援地“造血式”发展

近年来,滨海新区科技局每年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和天水市张家川县安排100万元左右的科技项目专项资金,形成“科技资金池”,支持2-3个示范项目立项,同时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注重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该体系引领下,来自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农科院的多位农技专家和科技特派员与协作地区10余个科技类乡村振兴项目开展合作,目前已实现“牦牛乳双蛋白食品营养干预”等4个项目在甘肃省合作市科技立项,争取到东西部协作资金140万元;“花牛苹果繁育”等3个项目在甘肃省张家川县立项,争取到东西部协作资金105万元。

此外,滨海新区还通过“津科助农”云课堂将“名师”“名匠”带到受援地。双方运用现代网络通信手段不限地点、不限时间的“面对面”交流,真正解决了科技帮扶“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滨海新区组织的多场东西部协作支援科技项目研讨会,也瞄准了西部特色产业,真正通过科技作用建立起东西结对的机制,激发了强大发展动能。

劳务、消费齐发力 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帮扶长效机制

为助力结对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2022年,滨海新区多措并举推进劳务协作专项工作,在职业培训、就业服务活动等方面向乡村振兴示范村倾斜,对促进西部地区群众高质量就业起到示范作用。据了解,滨海新区积极响应天津市“百村振兴计划”的号召,筹划组织了“招聘服务精准进村”“职业培训量身定做”等活动,鼓励和带动更多西部青年英才到滨海新区就业创业,为东西两地建立“劳务品牌”打下坚实基础。前不久,黄南州乡村振兴特色产品馆在滨海文化中心正式开馆,该馆拓宽了消费帮扶渠道,搭建了黄南州同外界互联互通的桥梁。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实现消费帮扶2.43亿元,共募集社会帮扶款物4112万元,均创历年新高。

据滨海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滨海新区重点领域开展东西部各层面双向互访交流活动70场次。接下来,滨海新区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的各项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理念,精准助力受援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工作,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