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热消息:天津:改善医疗服务 提升救治能力
2022-08-18 21:26:07 来源:央广网 编辑:

央广网天津8月18日消息(记者刘阳 实习生马江芃)8月17日,天津市卫健委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改善医疗服务工作举措与成效”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天津市立足民生福祉,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密围绕国家“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学科建设和医疗质量控制,从改善医疗服务和提高急救能力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切实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服务患者的工作举措和成效。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先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统筹安排,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行动,切实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2018年,天津市开展“以患者为中心 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百日行动”,针对群众最为关注的诊疗服务、医院管理、便民服务3个方面的诊疗流程、患者就医、便捷服务、急诊管理、用药保障、投诉管理、医疗行为、导诊服务、就医环境、便民服务10个问题,推出了院长前移值班、减少重复挂号、建设智慧门诊。随后,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又历经了三次升级。2019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2.0版,聚焦“一老一小一急一投诉”,转变卫生行业作风。同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3.0版,启动微笑服务,持续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4.0版,以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患者就医感受,进一步完善天津市医疗服务持续改善机制,使人民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资料图)

近年来,天津市推进“1+6”急救体系建设,真正实现急救绿色通道“一路畅通”。即以院前医疗急救为核心,通过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和中毒检测救治六大中心,通过流程化、同质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天津市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效率,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强化“1+6”急救体系,进一步提升急诊急救医疗服务质量,院前医疗急救硬件配置升级,保障日常平稳运行维护,为全市百姓急诊急救保驾护航。

天津市急救中心主任李尚伦告诉记者,院前医疗急救中心统领全市6个急救分中心和205个急救站点,急救体系运行平稳,中心按照以天津市急救中心为1个中心,在远郊五区和滨海新区分别建设1个急救分中心、每8万人口建设1个急救站点、每4万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的标准,统一对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点和救护车进行规划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维持100%,日常急救任务接报至到达现场平均时间降至9分钟左右,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全市有28家医院创建胸痛中心,密度全国第一。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率连续8年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达66.67%;全市22家医院创建卒中中心,全市患者到达医院大门至开始静脉溶栓的平均时间(D2B)48分钟,每年静脉溶栓例数达到5000多例,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近年来,天津市开展创伤中心建设,严重创伤患者术前处置平均时间明显缩短,严重创伤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救治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十八大”以来,天津市通过信息化作为助力医疗服务的手段,为广大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深得老百姓的肯定和欢迎。在全市推进了预约挂号、线上缴费、自助取号、检验检查结果打印等全功能智慧化服务,支持多种支付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完善分诊叫号功能,合理安排就诊患者数量。推进分时段预约制度落实,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

此外,天津市还全力推进了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和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同时也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十三五”期间,天津市财政投入1亿元支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覆盖21家三级医院、11个一级诊疗科目。截至目前,天津市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3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学)科项目50个(均含在建项目)。同时,天津市将“五大中心”建设纳入民心工程项目,全面开展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控制,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胸痛中心28家、卒中中心22家、创伤中心10家(创伤中心建设单位12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2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8家,重大疾病多学科联合救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针对广大的门特患者在取门特药的同时还需要取用慢性病常用药,我院首家推出‘门特附加号’特色服务,门特附加号为免费号,此项惠民举措真正做到了让患者‘少跑路’,同时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就医患者在医疗费用方面的负担。”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张雅敏说,为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该院针对性地设立了一站式退费窗口,优化退费流程,减少病人往返多个科室。医保办公室开通了与27个省市自治区医保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方便了异地来院就医患者。

近年来,天津市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天津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267家,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400余个,签约总人数近400万人,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近3.4名。

目前,天津市已初步搭建“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云检查”平台,通过开展基层数字健共体,不仅提升了基层服务效率和质量,也为基层医务人员和行政管理者有效减负。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