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世界今日讯!打好“三张好牌” 天津市津南区全面助力软博会成功召开
2022-08-09 15:36:03 来源:央广网 编辑:


(资料图片)

央广网天津8月9日消息(记者周思杨)记者从8月8日召开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暨首届中国数据治理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下称“软博会”)将于11月10日至12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作为本届软博会的主办方之一,天津市津南区加快推进“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绿色生态示范区、创新发展聚集区、会展经济功能区建设,打好绿色生态屏障、海河教育园区、国家会展中心“三张好牌”,全力打造科创会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长极。

据天津市津南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于瑞均介绍,津南区是承接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和滨海新区产业功能的“黄金走廊”,肩负着服务推进北京天津“大双城记”和津城滨城“小双城记”的重要责任。结合本届软博会“铸造软件新使命 拓展数字新空间”主题,津南区基础和优势显著——

聚力“双碳”发展目标 加速绿色高质量发展

津南区在全市率先提出创建“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审议通过《创建“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工作方案》,在“双碳”领域探索发展新路径,促进经济加快实现脱碳发展,与金融机构共同搭建特色碳普惠平台,在全社会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津南区将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进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支持华海清科、海尔、荣程、福臻等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加速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

同时,津南区认真落实天津“871”重大生态工程,是绿色生态屏障“主战场”,打造330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创建高品质绿色生态示范区,新增造林绿化面积6.4万亩,蓝绿空间占比达65%,与2017年相比,绿色生态屏障区平均气温下降5.9%,相对湿度上升9.6%,天津城区东南部温度下降0.4℃,湿度增加3%。未来,津南区将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方式,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生态产业相结合,突出项目数字化服务、发展数字文旅新业态,以应用软件、大数据和数字产业拓展绿色生态示范区发展新空间。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提供高规格支撑与服务保障

坐落于津南区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是继广州、上海之后,商务部布局的第三个国家会展项目,总投资18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展览面积55.8万平方米,集展览、会议、商业、办公、酒店功能于一体。2021年6月24日,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启用,举办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参展单位近500家,参观观众22万人次,是中国建筑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展会,创下了“现场零失误、网络零差评”的展会记录。继首展之后,2021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第105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等大型展会也在这里成功举办,得到业内高度认可和好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也将为本届软博会高规格举办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撑和服务保障。

海河教育园区拥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两所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国内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服务全民学习”为宗旨的天津开放大学和9所各具特色的职业院校。海河教育园区法定机构改革后,与津南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津南区依托驻区院校高度集聚的创新资源和智力优势,围绕“聚集创新资源”主题,贯穿“持续深化改革”主线,高起点推进创新发展聚集区建设,汇聚科技创新、人才开发、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资源,高水平打造海棠科创园、海棠众创大街等标志性科创载体,倾力打造“天津智谷”,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建设天津市创新发展聚集区、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示范窗口和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核心区,努力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以“双碳”为牵引、绿色为底色、智能为引擎、会展为平台的“四大支撑”建设为津南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市委、市政府将这些重大部署落地在津南,赋予了津南区独特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奠定津南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也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提供了资源和优势。当前,数据已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之一,正重塑着经济与社会,数据治理已融入到企业治理、政务活动等领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津南区作为国家智慧城市第一批试点城市,投入近22亿元打造智慧津南PPP项目,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20个子项,沉淀数据超过10亿条,作为唯一一个智慧城市项目入选2022年金砖国家PPP项目交流案例,成为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的数据强区。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