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6月23日消息 从空中俯瞰天津滨海新区,蔚蓝的大海边绵延铺展出一块织锦,林地、湿地等深深浅浅的绿构成城市发展的底色。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和天津市政府共同启动滨海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建设,一张绿色、低碳、智慧的能源互联网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资料图】
在阳光的照射下,位于中新生态城供电服务中心的屋顶上,148块光伏板正追光逐日,发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日均发电量达260千瓦时。
“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供能系统,使用的是效益性更高、普适性更广、耐用性更强的光伏组件,集供暖供电多种供能于一体,满足用电、采暖、热水多类型需求。”6月20日,国网天津滨海公司中新生态城供电服务中心主任秦永保介绍,由于城市地区空间资源紧张,单纯采用光伏发电方式,利用效率偏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采用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技术建成投运的中新生态城供电服务中心通过电热联产将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提升65%。
近年来,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紧扣“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围绕“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推动“滨城”零碳演进为目标,全面实施“双10+工程”,助力天津市率先实现“双碳”目标,打造能源低碳转型的“天津范式”。
秦永保介绍,在这座智能供电营业厅内,还部署360千瓦空气源热泵、6吨蓄热水箱以及楼宇能效管理平台,通过智慧化管控平台,可以实现在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的条件下,光电、光热、蓄热/冷等7种运行工况下平滑切改和高效运行,满足多类型用能需求。自项目建成投用以来,每年减碳27.5吨,实现了太阳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目前,项目已经建成。未来这些电能将大面积用于居民区、企业的供电供暖方面。”秦永保说,该项目为未来大规模分布式太阳能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为建设绿色建筑向“零碳”建筑演进提供了样板示范。
如果说电光热一体化只是滨海公司积极推进低碳演进的缩影,那么柔性交直流技术就是提供宜居智慧能源服务的全景写照。在距离中新生态城供电服务中心2公里外的贻成学府壹号小区内,多场景应用的交直流柔性供能系统已经在这里完成了试点建设。
与常规供电模式相比,柔性功能技术的应用相当于给电力系统安装了一个“水龙头”,可以灵活调节电流的流向和流量,从而改变传统的直流到交流再到直流的多层级变换,满足分布式光伏并网及各类交直流负荷的便捷接入,实现区域供电可靠性的大幅提升,响应速度快、可控性强。
“我们在小区内不同配电房部署新一代交直流柔性供能装置,在原来交流供电网络的基础上,实现新能源就地接入、就地消纳、台区功率互济等功能,满足2000余户居民用电需求。”国网天津滨海公司运检部配电运检室李海龙说,通过柔性互联装置,小区实现了中低压电网分层分群调控,大幅提高供电可靠性,对新型配电系统的结构、装备及运行控制技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电网工作人员还将结合电网结构和不同场景接入需求,分别构建三种典型交直流混合供电模式,提升配电网灵活承载能力,让居民用电更稳定可靠。
凭海临风的天津,是一座不断创造奇迹的城市。天津一直在绿色低碳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坚持绿色优先,让智能科技和绿色低碳能源不断结合,全面助力“双碳”目标。目前,在滨海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建设清单中,10项建设任务已经完成。
未来,国网天津电力将积极探索“双碳”和新型电力系统演进路径,构建能源、居民、港口、产业四大业态,打造能源低碳转型的“天津范式”,助力天津市率先实现“双碳”目标。(通讯员姜云龙)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