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6月15日消息(记者周思杨)2018年以来,天津市东丽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田则田、宜水则水的原则,坚定不移、全力以赴推进,全面打响拆迁与生态修复、造林绿化等攻坚战役。作为“津城”“滨城”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丽区绿色生态屏障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仅次于津南区,位居天津市第二。截至目前,新增绿化面积1.84万亩,一级管控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8%,蓝绿空间占比达到80%,水丰、绿茂、林田相依的生态效果初步显现,为推动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净蓝增绿 改善生态
绿色生态屏障经过四年的规划建设,以林为主、以田为辅、以水相衬,蓝绿交织、自然共生、生态优良的建设目标初步实现,使东丽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与2017年相比,东丽区气温平均下降5.9%,相对湿度上升9.6%,有效缓解阻断了双城“超大干岛”“超大热岛”的形成。
同时,屏障区3.5万亩林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硫2.31万吨,释放氧气5.67万吨,在涵养水源,遏制地面沉降的同时,还形成了适合动植物生长和栖息的环境,使动植物群落逐步得到恢复,乔灌木品种达到30余种。如今在东丽区,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和鹭类、雁鸭类等野生动物已是“常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初步建成。
清污除锈 擦亮底色
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以绿色高质量为导向引领转型发展,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质量效应提升,城市发展的潜力与活力进一步激发,推动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
在《东丽区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的推动下,东丽区以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为目标,重塑了城市发展空间,累计对468万平方米建、构筑物实施了拆迁,将释放出来的土地全部用来复耕复垦、造林绿化,增加了蓝绿空间占比,提高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同时,撤销取缔管控区内11个不合规、低效能、高污染的工业聚集区及149家工业企业和各类散乱污企业,有效净化了发展环境,增强了区域发展竞争力和吸引力。
在东丽区的努力下,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更加宜人,幸福指数得到提升;交通网络日臻完善,公共资源布局更趋合理,全区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区,并向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不断迈进。
赋能增效 振兴产业
在环境治理、造林绿化基础上,东丽区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有机统一,针对不同产业“对症下药”。坚持优化一产原则,促进农业产业多元发展,建设提升高标准农田7900亩,鼓励发展生态水稻种植,面积已超万余亩,提高产出效益,同时全面启动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打造“宜居 宜业 宜游 宜学 宜乐”的产业融合示范高地。此外,东丽区注重构建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态势,推动胡张庄片区东西并进,连通区域附近特色景点,并积极承接文体健身活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产业融合发展按下“快进键”、走上“快车道”。
目前,东丽区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向好。借助屏障区良好的生态资源,打造了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引进一批高端制造和创新企业,激发了一批现有企业增资扩能。东丽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初步形成,新兴业态加速涌现,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先后引进科创中心和研究所、成立科研机构十余家,建成天安、天骥、景湖科技园等产业载体200余万平方米,并推动恒大世博中心、国家电网客户服务中心总部等项目建成运营,区域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下一步,东丽区将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定力执着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拼劲,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足干劲,在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中加大工作力度,持之以恒地优化提升绿屏生态空间。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