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经济”当道,牙科赛道也是备受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
继瑞尔齿科、中国口腔医疗集团后,近日,牙博士医疗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牙博士”)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牙博士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口腔服务提供商,经营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近八成收入来自江苏。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就2020年总营收而言,牙博士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中高端民营连锁口腔服务提供商和第二大民营口腔服务提供商。
招股书显示,牙博士已连续3年盈利,毛利率超50%,高于同行水平。不过,在高销售成本影响下,2018年公司净利率为-1.4%,近两年有所增长,但2020年仍仅3.3%。
各类成本高企是削弱牙博士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2018年-2020年,牙博士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均超过2亿元,占营业收入近三成。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牙博士屡因广告违法被罚,并且,其深陷商标纠纷,或将影响品牌形象。
在口腔赛道不断传来融资消息,玩家争相冲刺上市的压力下,牙博士可谓腹背受敌,其上市征途能否顺利?
高销售成本拉低净利率
牙博士最早于2010年在江苏成立,自2012年起开始建立牙博士品牌,提供高端牙科数字化诊疗服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在华东地区拥有31家口腔服务机构,覆盖苏州、南京、上海及温州等华东地区主要城市。2021年上半年,牙博士仍有高达75.3%的收入来自江苏省,发展受区域局限性较大。
招股书显示,牙博士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牙齿种植、正畸和综合口腔服务。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0年总收入计,牙博士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中高端民营连锁口腔服务提供商及第二大民营口腔服务提供商。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牙博士成立后几年一直并未着急融资,直到2017年才进行天使轮融资,这或许是因为公司并不差钱。
招股书显示,2018到2021年上半年,牙博士的营收分别为6.32亿元、8.71亿元、8.35亿元及5.07亿元,即便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营收也仅是小幅下降,赚钱能力不弱。期间,牙博士种植服务及正畸服务产生的总收入占比约66%,在全国中高端口腔医疗服务集团中位居市场第一。
同期,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2.7%、53.8%、55.5%及54.7%,高于同行水平,但低于此前上市的国内“正畸龙头”时代天使。
尽管毛利率高,但公司期间净利率仅为-1.4%、1.8%、3.3%和6.4%。2018年接近盈亏平衡,2019、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360万元、8530万元及6160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各类成本高企是削弱牙博士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牙博士以“烧钱式”营销方法,通过在大型活动和慈善晚会活动以及各种类型活动进行冠名营销,同时,投放楼宇电梯、地铁、公交等广告,以此引流获客。
2018年-2021年上半年,牙博士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约为2.26亿元、3亿元、2.43亿元和1.38亿元,占其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35.8%、34.4%、29.1%和27.2%。
屡因广告违法被罚深陷商标纠纷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烧钱营销背后,牙博士也因医疗、广告违法等多次受到相关机构的行政处罚。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嘉兴、温州等多家牙博士诊所都曾因各类广告违法收到警告以及被处以罚款。其中,2019年6月24日至2019年7月16日,牙博士因在LCD楼宇液晶类、楼宇互动屏类广告媒体上发布未经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审查、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医疗广告,违反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和广告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和广告法第四十六条,被处罚款15000元。
不仅如此,天眼查信息显示,牙博士涉及的司法风险有53条,其中涉及到的法律诉讼有13条。2020年5月29日明星林志玲因肖像权纠纷与牙博士闹上法庭,最终双方以调解的形式结案。牙博士还深陷商标纠纷,其招股书披露,截止发行日期,牙博士与第三方机构存在商标之争。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现可查询到498家和“牙博士”相关的公司。
除此之外,技术迭代风险也将考验着牙博士。正如其招股书中所言:“公司可能无法跟上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和市场趋势,没有及时升级现有的服务设备、投资新的服务设备及推出新的服务和产品。”
另一方面,中国口腔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约52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1.8%。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上半年口腔护理领域至少已有20家公司获得融资,总融资金额超过50亿,涌现了参半、BOP、冰泉、清汁科研等众多新兴口腔护理品牌。
牙博士递表上市的大动作,被外界解读为是在为全国化扩张做准备。只是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要想在行业范围内做大做强并非易事。
一直以来,口腔行业有着“高医生依赖、低设备依赖”的属性,医生是核心资源。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医疗口腔行业高度依赖于医生资源,行业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是目前国内口腔产业所面临的窘境。对于一个连锁型口腔医疗公司来说,其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方面来自于现有医生的流失,另一方面,医生资源的不足也可能会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张璐)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