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找停车位一直是困扰车主的难题。近年来,北京市加快推进智慧停车建设,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深入推进道路停车改革,全面加强停车设施资源统筹管理,加大力度盘活既有停车资源,为市民停车提供了越来越便捷的信息服务。
11月24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静态交通管理处获悉,今年,北京全市各区新增上线125条道路、10514个电子收费车位。交通部门正研究谋划智慧停车的框架、内容及如何加快推进建设。未来,智慧停车将覆盖多样化的生活场景,有偿错时共享停车将进一步推广。
道路车位年底全部实现电子收费
今年以来,截至11月19日,北京全市16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954条道路,8.4万个车位累计服务车次1.11亿次、累计服务车辆达到627.34万辆。道路停车整体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人数和车辆数不断提升,日均服务车次34万次,高峰期达到45万次左右。
停车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离不开道路停车改革。北京道路停车改革从2019年1月1日全面启动实施,起到停车治理“提纲挈领”的作用。市交通委员会静态交通管理处处长赵震介绍,近三年时间里,道路停车不断扩大覆盖范围,电子收费的前端设施更新升级,服务停车人的APP不断迭代、增加新功能。
今年,北京全市各区新增上线125条道路、10514个电子收费车位。新的道路停车前端检测技术——移动视频也在各区推广,使用移动视频设备计费替代POS机管理的道路达到115条、11249个车位。目前,全市道路停车视频计费设备覆盖率已达99.4%,年底各区规划道路车位将全部实现电子收费。
今年年初,北京陆续在海淀区、丰台区启用移动视频技术开展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这是本市在道路停车电子收费工作中探索应用的新技术、新模式。
移动视频技术通过与北斗、RFID等技术融合,可实现对车位坐标位置的精准定位。该技术通过移动设备抓取固定停放车辆的车牌信息,适用于路幅宽度较窄、树枝繁茂的道路。相较于POS机人工管理的方式,移动视频可降低人为因素,同时停车管理员可“边骑边拍”,无需来回拍照,工作流程更简便。
智慧停车框架谋划中
道路停车智慧化水平正快速提高中,但在公共停车场方面,停车的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分析,尽管北京大部分路外停车场已安装车牌识别、智能闸杆,提供了电子缴费等智能化服务,但是这类停车场智慧化水平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北京市静态交通业协会会长于化龙告诉记者,目前,路外停车的智慧化水平对周边交通拥堵状况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尤其是重点医院、商圈等停车需求大的区域,智慧停车生态圈尚未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路外停车智慧化建设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具体来看,停车场管理系统大多不具备联网条件,北京的停车资源紧张,停车在多数情况下属于卖方市场,运营单位在停车场智能化改造方面的动力普遍不足;此外,数据整合度低,市场极度分散,数据格式多样,整合汇聚难度很大;服务便捷性也比较差,虽然停车服务的APP很多,但服务范围覆盖并不全面,信息更新不及时,用户体验效果普遍不理想,服务专业化程度较弱。
“智慧停车不是单一的技术层面应用,它是汇集技术、管理、服务等全环节的综合应用,将是停车治理的重要手段,也将成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赵震介绍,现在,交通部门正研究谋划智慧停车的框架、内容及如何加快推进建设。初步的计划是从提升停车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不断优化停车云脑、提升智慧停车应用场景服务水平、加强智慧停车建设的执法保障等四个方面推进智慧停车建设。
智慧停车未来将覆盖多样化的生活场景。比如,ETC不停车支付服务、驻车换乘(P+R)停车场信息化服务、有偿错时共享停车线上服务、重点围绕医院的预约共享停车等。通过打造全市统一的停车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信息查询、停车诱导、无感支付等服务。
按照《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相关规定,停车场数据应接入到区级系统和市级系统,相关管理与执法部门要开展检查,对于公共停车场未按照标准配建停车诱导设施、进出车辆信息采集及号牌识别系统,或未与所在区域停车诱导系统实时对接的,要实施执法处罚。
在停车治理方面,居住停车和停车秩序治理仍将是停车工作重点。本市将按照《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规定的严格控制道路停车位数量、中心城区减量化的原则,和适度满足居住停车需求、从严控制出行停车需求的供给定位,从道路停车车位设置的科学性、前端视频设备的更新迭代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同时,进一步推进有偿错时共享停车,鼓励各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挖潜建设停车设施,并因地制宜、统筹资源,总结今年“每月一题”推进解决的区域停车综合治理试点经验基础上,扩大示范区治理范围,缓解居住停车矛盾。(王晨婷)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