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市场监管总局对医美广告开启“史上最严监管”
2021-08-31 09:43:41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就《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除了申明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广告主和发布者必须依法取得相应资格或通过审查外,意见稿还明确强调,将重点打击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证明等现象,被认为是对医美广告开启了“史上最严监管”。

近年来,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催生了很多人对医美的新需求,一定程度上说该行业正处在方兴未艾风口上。与此同时,医美行业在很多城市的野蛮生长,也导致了一系列乱象。诸如“网红抽脂感染去世”“整容失败,本想‘锦上添花’却惨遭事故”“隆鼻失败,术后留疤,医美成‘医丑’”等,直接危害广大消费者生命健康,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痛点”。从去年4月八部门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到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部署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再到此次强化医美广告执法监管,对医美行业乱象的打击愈发严厉、举措越来越细致,正是有关部门积极作为的体现。

剖析众多医美事故及其折射的行业乱象,从供给的一方看,缺乏资质机构浑水摸鱼,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无视消费者健康安全,是直接的罪魁祸首;从需求的一方看,部分消费者盲目追求“美”,缺乏理性的态度和仔细分辨能力,也不无关系。而建构起这种供需之间信息不对称、形成误导的,则就是那些违法违规的医美广告。以养生知识、人物专访、新闻报道等形式变相发布广告,以所谓“推荐官”“体验官”等身份做虚假宣传,夸大效果、弱化风险……类似的套路屡见不鲜,从监管的角度对医美广告及时予以规范指引,突出重点严厉打击,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在网络社交平台众多,极大地重塑着年轻一代消费方式的今天,不容忽视的还有那些“医美+互联网”模式下的“软广”。从短视频平台的软植入,再到内容社区的“种草笔记”,眼见着这些平台成为年轻人获取资讯、娱乐休闲的重要渠道,一些医美广告日益深谙利用网络社交平台的新营销之道,以“达人经验”“用户分享”的形式,规避广告发布资质和内容的审查监管。更重要的是,一些平台内容大肆渲染“颜值即正义”等观念,制造“容貌焦虑”,从消费文化上对用户形成潜移默化影响,为违法违规的医美广告大行其道培植土壤。在严厉规范医美硬广营销的同时,还应该强化相关平台的主体责任,以健康的网络内容涵养理性的消费文化。

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投诉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5年间投诉量增长近14倍。监管部门持续重拳出击,不断细化举措,积极作为。消费者也要树立正确的美的理念,增强对医美的理性认识,不要被不法机构的甜言蜜语蛊惑、昏了头脑。(子长)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