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正在深入开展“党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近日,记者从茂名市教育局获悉,全市600多所乡村中小学共建立了886个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室,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周末或节假日在工作室学习或开展文体活动,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截至目前,茂名市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立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室。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茂名市电白区更是下足了功夫。对本校留守儿童进行建档立卡,动员党员教师担任“爱心父母”,开展“四点半课堂”活动……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茂名市电白区依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基层的民生出发,多举措破解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据统计,电白区现有留守儿童2.5万人,约占在校生的13.5%,全区各学校党组织已有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室96间,正在逐步实现学校全覆盖。
建立关爱档案▶▷
4000多名党员教师任“爱心父母”
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模糊群体,而是无数鲜活个体。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缺少家长照料的背景下,要求政府不能缺位,并积极引导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工作的针对性。这就需要从制度层面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电白通过开展各项关爱工作,构筑“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履职、全民参与”的工作局面。同时,在全区各学校结合实际,建立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定期到留守儿童家里进行家访或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
此外,电白区还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档案,进行情况跟踪。在开展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各学校党组织定期组织对本校留守儿童进行普查登记,并进行建档立卡,记录好每一名留守儿童的详细情况,针对性开展关爱工作。同时,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的难点,组织党员教师、干部深入基层群众、深入教学一线、深入留守儿童家,摸清群众难题。
组建一支家长志愿队。各学校充分发挥家、校联动机制,以家委会为活动主体,鼓励家长志愿者与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以电话、QQ、微信等网络渠道和“给家长动笔写一封信”等形式,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及生活动态,及时向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反馈留守儿童的情况。目前,全区共有家长志愿者33612人,他们在党员代表的带领下,走进校园,广泛开展各种关爱活动。
全区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党员教师担任“爱心父母”,以爱心帮扶的方式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目前,全区共有4000多名党员教师担任“爱心父母”,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学业、生活等帮扶,弥补了留守儿童面临的亲情缺位。
创建一所特别的学校。香港湾仔学校由电白教育局党组倡导、全区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全力支持、社会爱心人士倾力捐助建设,为电白初中阶段的孤儿学生提供免费就读。每年,各级党组织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超过50万元,资助学校每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至今已有近600名孤儿在该校顺利完成初中阶段学业。
构筑服务体系▶▷
每天3200名学生参加“四点半课堂”
筑造留守儿童服务站。电白区组织有关单位、群团组织在学校里建立了一批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站,定期为留守儿童赠送书籍、文具,并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师前来驻点,为有需要的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中学、寄宿制学校、镇中心小学、直属小学都建立了专门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室,全区各学校党组织已有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室96间,正在逐步实现学校全覆盖。
组织留守儿童在书吧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在活动室与同学切磋棋艺,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制作手工作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统筹……电白区在学校建立爱心书吧、爱心长廊、运动场等场室的设备设施,全方位向学生开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每个工作日17时,小学放学半小时后,电白区林头镇槟榔村的农家书屋里传出声声辅导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四点半课堂”上为孩子们辅导作业。
电白区工作人员在定期进村入户走访中,了解到群众所急——部分小学生下午放学后,家长还在工作,家中老人年迈,孩子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这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为此,电白区动员各村(社区)组织退休教师、退休干部、老党员、家长等组建志愿队伍,依托“农家书屋”“好心书屋”等打造课后学习园地,推行多元化“四点半课堂”,统一护送学生。由各村(社区)党支部统筹安排,精准对接辖区小学,在学生放学后的4:30至5:30时间段,分批次组织志愿者轮班护送小学生到课后学习园地,由志愿者担任课后义务辅导老师,开展音乐、书法、绘画、运动或手工制作等,引导孩子培养健康向上的良好习惯。目前已发动登记志愿者4680名,累计护送留守儿童5000多人。
在电白,每天有3200名学生参加“四点半课堂”,约占在校学生比例的2.3%。随着参加的学生日益增加,各村(社区)党支部也纷纷发力内涵拓展。(杨金凤)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