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5月份相比,6月以来我们的原材料铝锭价格相对平稳。”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黄孪琼说,今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使用的铝锭价格从1.3万元涨到1.9万元,大幅提升的原料价格一度使客户对下单持观望状态。近期以来,随着原材料价格相对趋于理性,客户又开始下单了。
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运行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是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随着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保供稳价,大宗商品上涨趋势有所“降温”。
经历了涨价风波,广东企业对成本的掌控更为“精细”——研判大宗商品价格趋势的“准”和多种手段结合应对的“活”,成为广东保供稳价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在应对成本压力增加的过程中,广东企业并没有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而是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数字化实现突围。
上涨预期被打破企业压力缓解
国常会连续“点名”、五部门联合约谈、有关部委联合开展对相关品种的保供稳价调查、国储抛储增加供应……近期,在一套调控“组合拳”努力下,保供稳价措施效果显现,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单边上涨预期被打破。
“上个月铜期货均价69800元/吨,7月2日铜期货收盘价68120元/吨,低于上个月均价2.4%,整体看采购成本近期有所回落。”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舒了一口气。
市场人士预计,部分大宗商品涨价不可持续,后期出现回调概率加大。从6月开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有望逐渐回落,下半年通胀风险仍然可控。
以空调最为常用的铜为例,7月7日沪铜期货主力2108合约日内最高69810元/吨,最低67900元/吨,收盘价6911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1.41%,较今年5月10日高点78640元/吨跌12.12%。
铜价下跌与保供稳价举措分不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6月16日称,将于近期分批投放铜、铝、锌等国家储备,投放面向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企业,实行公开竞价。抛储消息落地,有色金属集体“退烧”,整体价格下行。
7月5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公告称,组织投放了首批国家储备铜、铝和锌,共计10万吨。记者统计发现,截至7月7日,相较5月高点,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上铝期货跌1460元/吨,跌7.16%;锌期货下跌1040元/吨,跌4.45%;动力煤期货跌9.86%;铁矿石期货跌3.6%;螺纹钢期货跌14.11%。
原材料市场的“降温”,迅速传递到企业。“整体来看,部分大宗商品的价格逐步企稳,出现回归理性的趋势,没有像前段时间那样向上飙升。”EKO集团营销副总经理袁斌说。
单边上涨的预期被打破,企业端的压力得到了缓解。“我们公司的电子纸显示模组原材料主要有TFT玻璃、芯片、ITO膜类等,TFT玻璃价格近期涨幅趋于缓和。”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宗商品“退烧”,生产制造心更定了,“在采购方面,我们会根据市场部提供的需求预测信息,提前下备货订单并支付预付款,同时与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争取获得更多的出货份额”。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阶段或已结束,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和焦虑逐步缓解。
管控成本,生产更“细”更“活”
对于黄孪琼所在的兴发铝业而言,原材料的成本线就是企业的生命线。铝锭价格随行就市,铝材产品价格走高,客户就会选择观望。“所以,兴发铝业通过集中采购、规模化生产、精益管理和开源节流等措施来管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黄孪琼说。
在这场成本管控战中,记者留意到,管控成本、自我减压的应变方式多样,尽显企业的灵活和韧性。
足够长的产业链,让广东企业可以在产业链中平滑风险。“在成本压力上升的情况下,抵御风险的能力主要靠供应链的整合和调整,需针对不同产品品类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袁斌告诉记者。
以供应链的整合,尤其是通过集中采购、规模优势等方式降低成本,是广东企业普遍的选择。广州酒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成本增加的压力,公司通过集团集中采购,以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争取量化价格优势。“广州酒家采用一次统采策略,同一品项每年最少增加一个供应商,同时结合原材料市场价格走势,不定期与供应商洽谈价格。”
开源与节流,日益被企业重视。“在生产端,壹号土猪努力提高土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通过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提高单人素质及工作效率,加强内控管理,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益。”壹号土猪生产中心总监马崇伟透露。
节能降耗,也成为关键一招。“麦芽、铝材、纸品等原材物料价格大幅度上涨,500ML易拉罐、罐盖、铝箔、钢材等材料市场供应短缺,疫情零星复发迫使材料跨区域调配等困难重重。”珠江啤酒方面表述,在大宗商品涨价之下,今年上半年珠江啤酒的采购工作面临“成本上涨”“供应安全”双重压力。为此,珠江啤酒保障物料的及时供应之外,还实施了“降本提质增效活动”,制定了四类项目159条措施,预计可节省成本超千万元。
面对成本增加的压力,广东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原材料价格的科学研判,生产的计划性、灵活性更是被反复提及。
“出货计划要比之前分解得更细,要拟定生产月计划、日计划,还要根据生产计划平衡产能,做好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的准备以及战略物资储备的安全库存。”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广州酒家也提高了原材料采购的灵活性。“公司加强物料市场调查、分析和预判,抓住价格波动相对低位及时介入采购。此外,根据物料市场供给规律,对价格波动较大的原材料提前储备,减少市场价格上涨对成本的冲击。”
基于原材料上涨冲击的经验,企业有计划地通过长单锁定价格。立白集团副总裁、首席新闻发言人许晓东向记者坦言,立白生产用的原材料涉及石油下游、棕榈油下游,涨幅比较明显。他预测,7月1日多家全球化学品巨头宣布涨价后,后市精细化学品价格压力仍然巨大。为此,立白集团针对部分精细化学品,签订了三个月或者半年的长单来锁定采购成本。
进攻性选择,以增效降成本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成为粤企突围涨价对经营挤压的进攻性选择。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部分广东企业加大了智能化改造的步伐,用自动化生产来提升生产效率。
“上半年,珠江啤酒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高端产品占比80%,其中珠江纯生占比提升11.5%。”珠江啤酒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加强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同时加大了结对帮扶力度,促进下属企业改善薄弱指标,提高生产效率。
“立白集团通过生产端、研发端和采购端的各种新技术来控制整体成本。”许晓东告诉记者,在生产端,不断提升工厂自动化水平、优化工艺节约生产成本;在研发端,不断优化产品配方,应用最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来提升产品品质并提高产品竞争力;在采购端,促进供应商应用新工艺控制采购成本。
对马崇伟来说,壹号土猪利用数字化对冲市场风险值得期待,数字化将从生产和销售两端打开新的空间。“企业侧通过数字化,提升产销衔接和生产端的实时监控;政府侧组织数字化的企业上云,在数字化平台上进行产销对接。”
美的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为了减压,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强对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实现其他材料的替代使用。
该人士分析,美的集团智能制造的不断推进,将改造和重构研、产、供、销供应链协同体系,“此举可快速帮助工厂制定优化的供应链计划与排产,建设与供应商和物流承运商的协同,保证产品的准时交付,更好地实现供应链协同”。他举例说,在运用新流程系统后,从下单至发运各环节的效率大幅提升,24小时直发由22%提升至40%,制造交付周期缩短2.2天。
新市场的开辟,更能激活增量市场和企业活力,从全局上对冲成本压力。EKO集团开始加强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的铺设和推广,国内的渠道也在逐步开拓中。“目前,美国的网络销售也增长得越来越快。”
“EKO租了海外仓,目前在物色建立自己的海外仓。”袁斌说,运营策略得当的话,可以有效规避疫情下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的风险,“希望用更好的产品策略进行突围,而不是打价格战”。(黎华联欧志葵昌道励宾红霞)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