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春节晚会舞蹈《唐宫夜宴》出圈之后,河南卫视端午晚会再度令人拍案叫绝。其中,《洛神水赋》的表演者在水下起舞,“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发文称赞其“unbelievablybeautiful(美得难以置信)”,许多网友感慨,河南卫视办晚会是在“拯救审美”。
河南卫视仅凭一个“美”字打动观众吗?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拯救审美”的赞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举办晚会庆祝传统节日,归根结底是为了烘托节日氛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晚会为办而办,有关节日的铺垫简单枯燥,歌舞表演和节日之间缺乏联系。好比用彼此不搭的食材随便烹制出一锅杂烩,难以让人提起胃口。河南卫视端午晚会则不然,串场的动画和真人情景剧生动还原了古人在端午这天从早到晚是怎么庆祝节日的,歌舞表演展现洛神、飞天、傀儡戏、琵琶、大鼓等文化元素,《唐印》《丽人行》等节目更是以盛唐气象突出了河南本土历史特色。
可见,河南卫视“拯救审美”,是跳出晚会同质化窠臼,带有足够的诚意,让有特色、有故事的美好事物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唯其生动,人们才会乐于接纳,节日文化才得以在潜移默化之中深入人心;唯其诚恳,观众才能够在欣赏节目之后,为共同拥有如此灿烂的文明而触动心灵。
第二个层次,是传统文化之美对今天的借鉴意义。有网友留言说,以前只知道传统文化美,却没想到如此之美。三国时期《洛神赋》勾勒的图景,南北朝时期《兰陵王入阵曲》流传下来的琴音,唐代《丽人行》《清平调》所描绘的服饰歌舞,它们时隔千年仍能给人以震撼,足以说明人的审美彼此相通,只要找对声频就可以引起共鸣。
河南卫视端午晚会时长45分钟,不过是一节课的时间。这堂“文化课”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提醒人们,传统文化可供挖掘的空间极为宽广,而且各地都有个性化的文化积淀,传承文化可以多切换思路,充分开发历史资源。打个比方,讲述洛神的传说,是不是比争论《洛神赋》作者故里在哪儿更加吸引人呢?另一方面,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精华部分,也要采用恰当的方式讲述出来。晚会使用了诸多技术手法,艺术表现也别出心裁,故事与节奏比较贴合现代人的观赏偏好。但整体而言,节目设计建立在理解并尊重传统文化之美的基础上,以文化为内核,而后以设计与技术为支撑。不刻意向现代人的某些审美标准靠拢,反而给人以眼前一亮之感。
河南卫视端午晚会节目最后写有“未完待续”四个字。七夕、中秋、重阳……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在等着我们续写新的故事,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珠有待我们采撷。说到底,这也正是文化自信带给我们的底气。(王梓佩)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