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青藏高原开启了它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海拔较低处已经是绿意盎然,海拔较高处则依然是白雪皑皑,广袤的草原、绵延的雪山、蔚蓝的湖泊和遍地活跃着的生灵相映成趣,一片生机勃勃。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时节,6月6日,青海省西宁市迎来了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发展成果”的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对青海来说,生态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落户于青海基于其底气,更有其必然。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主要生态产品输出供给地,生态系统气候调节和物种保有等功能性价值可观。数据显示,青海的生态资源总价值18.39万亿元,每年的生态服务价值达到7300亿元。
20年前,聚焦于保护长江生命河,笔者与青海有了第一次美丽的邂逅。2001年7月底,当时还是环保新闻战线一名“新兵”的笔者,参加了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的2001年中华环保世纪行“保护长江生命河”记者团,沿长江流域进行后半程的采访。当抵达海拔4600多米的长江源区沱沱河时,面对着静静流淌的沱沱河,看着眼前矗立的“长江源”石碑,尽管高原反应让人喘气有些困难,记者团全体成员仍然兴奋地振臂高呼:“我们终于来到长江源了!”
长江源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期待。笔者当时撰写的《“中华水塔”还能屹立多久》这篇报道,提及当地生态功能十分脆弱、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以及长江源区科技含量几乎为零等现状和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了鲜明观点:只有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了,“中华水塔”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008年,聚焦于青海生态的本源,笔者的同事撰写了《宁静之美青海湖畔的守拓兼济》这篇报道。在该篇报道中,同事娓娓地叙说着青海的美:在改革到了新的历史关头的节点上,解读青海的宁静之美、守本之美,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本固则邦宁”。中华水塔的“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如何看待今日的青海,怎样让青海宁静安心,实际上体现出我们对处理眼前和长远关系的态度。
通过解构青海生态的“本”,同事的这篇报道条分缕析地给出了对保护“中华水塔”的有力注解:怎样保护江河水源,怎样协调本行政区内不同主体的生态补偿,怎样运用转移支付等手段统筹本省不同地区的利益诉求,都考量着一地一域主政者的执政水平。从这个层面说,青海的“宁静策略”样本,应该会找到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
2015年底,聚焦于青海“十二五”发展,青海省气象局气候中心气象高级工程师戴升在盘点“我的这五年”时激动不已,因为过去5年中他见证了青海省气候和环境的变迁。每天都对着气象数据做着分析的他,看着数值连年的变化,心里倍感欣慰,因为这些数值反映着青海的生态环境正在越来越好。戴升说,别看这小小的降水量,对气候干燥的省份来说意义重大。降水量偏多可以缓解干燥气候,增加植被覆盖率,使得湖泊面积增大,还能更好地发挥“中华水塔”的积极作用,惠及下游的河流。
如今,聚焦“生态”主题的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让笔者再次来到青海,与青海生态有了人生中美丽的第二次握手。虽然是短短几天的停留,青海人身上的热情和干劲让人印象深刻。几天来博览会上对各省生态成果的展示是那么真切,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是那么透彻精辟,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和践行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拥有三江源等中华民族“根脉”的青海人,在保护中华水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对于拥有生态富矿的青海来说,保护好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我们欣喜地看到,青海以生态立省,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立省之要,这是对生态保护和生态价值最朴实的解读和最深刻的诠释。
笔者无比期待大美青海在“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新征程中再谱新篇章,期待着和大美青海的第三次握手。(潘晓娟)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