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立足三水新城北拓布局,云东海抢抓产业风口蓄势腾飞
2021-05-25 09:40:15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100年前,云东海街道还是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泊之地。100年来,先后经过围湖造田、退田还湖,从“以粮为纲”到“理水兴城”,在历史流转之间,曾经阡陌交错的田间乡野凭借优异的生态自然禀赋,被打造成了水城共融的“城市客厅”,乘着5G产业新风口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竞逐舞台蓄势腾飞,成为引领“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三水区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首次提出高标准加速推进三水新城全面北拓,这也是云东海下一个五年最受关注、最受期待的发展重点,街道将如何发力?

云东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曾法强表示,云东海街道将立足三水新城北拓布局,重点推进三水新城TOD片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片区、环湖乡村振兴片区三大片区建设,打造更具魅力的城市形象、构建更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建设更具实力的城乡融合带,为辖区居民创造更具质感的幸福生活,高质量打造“城市三水”新标杆。

理水兴城

打造“珠三角的新西湖”

百年征程,以水为脉。

历史上,云东海所在之地是一片广阔的水域,称“古云东海”。这里曾是珠江三角洲最大的湖泊,其中,大塱涡湿地面积达3万亩。上世纪50年代末,大湖边的人们开始筑堤、排水、造田,将涡内淤地改良为耕田,发展成为水稻产区。

彼时的三水是广东省有名的粮食产区,人均上交给国家的商品粮一度达全省第一。1980年,三水县粮食局被粮食部授予全国粮食先进单位。这份荣誉有云东海“沧海变桑田”的一份功劳。火热的围湖造田运动形成了鱼塘、耕地交错分布的格局,带来“田塘棋盘”的乡村景致,让低洼易涝地区的人民过上了温饱生活。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拂岭南大地,云东海也迎来了第一波植树造林浪潮。1998年,浩大的退田还湖工程正式启动,历时10年实现“退田还湖”。

在这期间,云东海旅游经济区于1999年设立,在此基础上,云东海街道于2008年正式成立。两者都瞄准了珠三角第一大湖云东海湖作为城市独特景观,定位于发展生态城,均把加快推进以云东海恢复工程为核心的工建项目作为发展重点。随着大塱涡一带低洼地被规划为云东海北湖,北江潺潺的清流通过水道注入,曾经的浩渺烟波再现眼前。

凭借独特的水特色,过去10年云东海街道坚持生态立城,走出了一条绿色蝶变之路。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这是三水新城最特别之处。2017年,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获试点建设资格,云东海街道以云东海北湖、月亮湖为主要范围,投入8000万元推动项目建设。

2018年以来,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云东海街道以云东海北湖生态开发为主线,高品质推进伏户核心片区、欧南村及石湖洲三大示范区建设,完成辖区内10条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将乡村人文、生态、产业等元素串珠成链、错落布局,打造“一曲悠扬沙鹭听”特色乡村振兴图景。

如今,随着三水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持续推进,环湖特色绿道成为城市一抹亮色,浩渺烟波引来鹭鸟在此栖息,临湖而居的居民享受着“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的诗意生活。以万亩云东海湖为核心,这里正在打造城乡融合标杆。

这是云东海用100年实践绘就的城市与自然交融共生共荣的历史画卷。面向“十四五”,云东海街道将持续推进理水兴城,不断深化水城共融,聚力打造环湖乡村振兴片区,规划云东海全域旅游,不断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彰显云东海生态优势,增加三水新城城市魅力。

环湖乡村振兴片区不仅是云东海街道推动城乡融合的重要实践,也是丰富城市新标杆内涵的重要探索。曾法强介绍,该片区将通过全面整合资源,以云东海北湖生态旅游为主线,产业振兴为抓手,通过景村相融、资源转化,谋划打造“一湖两岸四区八景”云东海环湖乡村振兴精品路线,按照“两环、双核、三点”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珠三角的新西湖”。

对标一流

迈向美好生活理想城市

百年发展,砥砺前行。

城市承载着千百万人的人居梦想,时代在发展,梦想在升级。进入21世纪,三水城区发展瓶颈凸显:城区被高速、国道、铁路割裂,马路经济再也没有往日的辉煌,道路拥堵、水浸街问题日益严重,公共文化等配套无法满足人们需求。人民期待这些问题能尽快解决,期盼着心目中的理想之城。

三水开始探索中心城区的扩容,三水新城应运而生。2011年,三水新城管委会在云东海街道成立,承担“打造城市新标杆”重任的三水新城,在城市建设中延续“水”的灵魂与精髓,以水轴生态为特色的“山湖岛城江”的生态城市格局设计,将城市和生态融为一体,展现岭南水韵胜地魅力,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广佛肇城轨三水北站坐落于此,快速通达广州、肇庆;南丰大道、虹岭西路、桃园路、映海路交织,构建起“三纵五横”的通畅路网体系;万达广场、三水区文化中心、三水区新城医院等对标一流的城市配套日趋完善,区域价值节节攀升……过去五年,三水新城产业经济、城市建设、生态项目等迎来兑现井喷期,“城市客厅”形象初步显现。

从诞生之初拓展城市新空间,到大力提升城市能级,再到如今树立城市新标杆,三水新城承载着三水人对未来城市的想象,在打造优质宜居城市环境、布局培育新兴产业、吸引高端人才资源等多个方面不断跑出加速度。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云东海街道常住人口约5.8万人。2018年,云东海街道人口净流入量居全区七个镇街之首。2020年云东海街道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0万,较“十三五”初期涨幅超七成,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20%,为三水打造“百万人口中心区域城市”提供核心驱动力。

人口规模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魅力,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实力。成立于2008年的云东海街道是三水最年轻的镇街,如今这里商务楼宇错落,万达广场、百利达广场等商圈人气渐旺,成为“城市三水”对外展示城市新貌的重要窗口。12年的华丽蝶变,得益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理念。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十三五”期间,云东海街道累计完成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5个、专项规划6个、城市设计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10个、自然村村庄规划19个,以及若干其他规划研究成果,全面覆盖城市、产业、农村各功能区域以及城市景观、人文、交通、环保等公建元素,整体提升城市格局。

踏入“十四五”新发展期,云东海街道将立足“城市客厅”定位做强三水新城TOD片区,以城市配套建设优化、村改更新提质为抓手,对标一流持续打造城市新标杆,进一步推动三水新城发挥以城聚能效应,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今年初,佛山双子星城2.5产业园180米超高层写字楼东塔举行封顶仪式,作为三水现有最高建筑刷新城市“新高度”。据统计,三水新城TOD片区2021年在建以及拟建重点项目13个,其中政府投资项目10个,总投入约27亿元,包括加快推进三水新城医院、博文小学、新城小学、城轨北站人行天桥等项目建设。

该片区将加快打造高品质总部经济、商务金融、商业综合体等现代都市型产业集聚区。曾法强表示,佛山双子星城2.5产业园、天聚广场等生产性服务业载体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未来这里将成为新城TOD片区高端服务圈核心,也将是三水新城夜间经济集聚区的核心,将有效提升新城商业氛围和都市气息,汇聚人气。

科技引领

抢占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百年时光流变,发展日新月异。

曾经阡陌交错的田间乡野已然蝶变为“城在山中、城在水中、城在绿中”的城市新标杆,高标准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三水新城后发优势愈发凸显,为三水在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广佛极点中找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切入口,吸引优质资源集聚,成为“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从佛山双子星城、景湾大智慧数据产业中心、三水智造大街等优质项目先后落户,到中国首个IBMGarage(车库)物理空间、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个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挂牌成立,规划建设粤港澳协同发展示范区的三水新城,正以高质量的发展平台集聚全球优质资源。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稳定粮食,发展工业”的口号下,三水农民“洗脚上田”,办起作坊式加工厂,融入佛山工业发展浪潮,搭上珠三角早期工业化末班车。这一时期的云东海,通过吸引侨胞投资,办起了多家“三来一补”企业,如曾经闻名遐迩的欧村塑胶花厂、欧南村玩具厂,作为三水早期外商投资办厂的代表之一,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大地提振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此后,造纸厂、机械厂、石膏厂、橡胶厂、电子厂相继涌现,勾勒出云东海早期产业形态。随着云东海街道、三水新城相继成立,广东财经大学、绿湖度假区、天鹅湖花园、丽日坚美森林湖等一批起点高、实力强的第三产业进驻。其中,创办于1998年的盛路通信经过12年创新发展,2010年7月在深市A股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天线第一股,也是三水第一家上市企业。

近年,随着三水进入“城市三水”新征程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的到来,承担打造“城市标杆”的云东海街道将电子通信、现代服务业、科技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以产业载体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平台,串珠成链集聚优质资源。

作为三水打造超1000亿元电子信息四大产业集群的核心片区,“十三五”期间,云东海街道瞄准5G发展风口,布局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立足辖区通信天线制造产业优势,构建以5G通信产业为主线的特色产业体系,规划打造万亩产业载体,并出台了全区首个镇级电子通信产业扶持奖励办法,高位谋划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云东海街道共引入17个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达54.2亿元,大部分集中在5G产业,其中先后引入中南高科5G创新产业园项目、蓝湾云计算产业项目两个超20亿元的5G产业项目。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园片区作为三水“十四五”期间布局千亿电子通信产业集群的核心载体,截至目前,佛高区云东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北湖东岸启动区已引进产业项目7个,总投资额超90亿元,产业集聚效应初见成效。园区市政配套工程、联信5G科技城等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建设。

五年看头年,起步最关键。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云东海街道将紧抓5G科技创新大时代带来的产业发展大机会,围绕三水打造湾区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以5G电子通信产业为主线,着力构建5G电子通信产业集群、生产服务等都市产业集聚的产业体系,推动城市服务及生产服务业辐射区内乐平高新区、水都工业园等产业集聚区及周边狮山、大旺产业集聚区,打造广佛肇产业集聚区的产城服务中心,聚力构建云东海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