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政工作在扩大总需求、助力脱贫攻坚、落实“六稳”“六保”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护航中国经济、守护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真正发挥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
2021年,财政预算安排“不急转弯”,成为政策风向。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罗志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做到“不急转弯”,一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同时,为未来政策留出空间,不能搞“大水漫灌”;二是稳定的市场预期需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仍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何积极财政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罗志恒指出,这是当前经济社会形势所需。一是当前经济持续恢复,经济社会风险下降,客观上要求政策力度要有所调整,为未来不确定性留足政策空间,政策要有可持续性。二是疫情反复仍有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恢复的基础不牢,政策要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财政收支形势为紧平衡状态,基层财政“三保”需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撑。四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财政要有所作为并大有作为。
谈及2021年积极财政具体如何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罗志恒表示,财政政策要更加务实,因时因势而动,既顺应经济形势需要,又不搞“大水漫灌”,侧重高质量发展。同时,“提质增效”要在统筹财力、优化支出结构和加强管理上下功夫,要保重点的同时提高投入产出比。
此外,罗志恒强调,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上都要更可持续,保持政府部门杠杆率基本稳定,珍惜政策空间。切实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实,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改革、发展与稳定。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