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保护人士中广泛流传一组布氏鲸的照片。镜头下,一头正在捕食的布氏鲸张开大嘴露出水面,朝向天空,张嘴角度最大时接近90度。
9月15日,广西北部湾海洋哺乳动物联合研究组启动了“布氏鲸基线调查行动”,这是团队第三年对布氏鲸进行系统科考调研。第一天,科考人员在北海涠洲岛海域就遇到了熟悉的“老朋友”,广西科学院副研究员陈默拍下多张布氏鲸捕食的照片并发到网络社交平台。
涠洲岛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生态环境优越。陈默介绍,今年七八月涠洲岛海域就有布氏鲸出现,之前判断9月至次年5月为布氏鲸出没时间,“今年的情况告诉我们,之前的数据还不完整”。
今年联合研究组向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交了对布氏鲸进行卫星追踪和活体采样的申请,联合研究组计划从明年年初开始,通过两三个月的持续追踪,观察布氏鲸的迁徙规律。
涠洲岛海域的布氏鲸捕食方式特点鲜明,它把鱼赶到一起,然后冲出水面,张开嘴等待食物进到嘴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布氏鲸和其他鲸类以侧身捕食为主,把食物聚集到一起后,侧身张开嘴冲向食物。陈默介绍,目前已知涠洲岛海域和泰国的布氏鲸捕食方式相似,科研人员关心两地布氏鲸是否有亲缘关系,计划通过活体采样,研究布氏鲸的遗传特性。
联合研究组对于涠洲岛海域布氏鲸的调查始于2016年,至今已发现32头中国称之为鳀鲸或小布氏鲸的近岸种布氏鲸。“我们相信数量还会增加,因为调查时间比较短,估计在系统调查的第5年或第7年时,数量会达到相对稳定,便可通过物种分布模型来估算这片海域的布氏鲸数量了。”陈默说。
陈默表示,2016年他们获知这片海域有布氏鲸,走访渔民后发现布氏鲸其实一直在这里出没。“这说明整体生态环境保持得比较好,多年来布氏鲸的生活习性没有特别大的改变,迁徙路线基本是稳定的。”
涠洲岛海域是中国近海少有的大型鲸类捕食场所。联合研究组人员在海上观察到2至4头幼鲸,同时广西沿海已多次发现幼年布氏鲸的搁浅记录,专家据此判断该海域还有可能是布氏鲸的繁育场。
多年来,中国积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于2018年7月正式实施,涠洲岛、斜阳岛岛屿及其海岸线向外6公里的海域范围为立法保护范围。目前涠洲岛还没有开放观鲸的旅游项目。
据介绍,广西北部湾海洋哺乳动物联合研究组由广西科学院、中科院水生所及北部湾大学组成,团队人员将在明年5月份前,持续在北海海域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布氏鲸个体识别、布氏鲸健康状况评估等工作,为相关部门实施布氏鲸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视频记者:覃广华 黄凯莹)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