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珠海航展首度延期,24年航展辉煌历程见证科技飞跃
2020-12-01 15:12:44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

2018年第12届珠海航展。

走过24载春秋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下文简称珠海航展)第一次延期了。

10月13日,航展官网发布公告,原定于2020年11月10-15日举办的第十三届珠海航展将延期举办,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从3月宣布第十三届珠海航展不见不散,到最终确定延期,恢复时间待定……短短半年多时间,珠海航展的一举一动牵动世界的目光,也让全球航空航天迷们的心经历了一次“过山车”般的起伏。

延期背后,24年珠海航展经历了什么?疫情下,珠海又该如何擦亮航展品牌?

现状

疫情下的航展,从“照办”到“延期”

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基于对境内外参展嘉宾的身体健康、安全出行以及对展会专业品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充分考虑,珠海航展将延期举办。

从宣布照常举办,到最终确定延期,珠海航展成了一面镜子,折射出国内国外疫情防控的巨大反差。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汹涌来袭,城市被摁下“暂停键”,人流密集的珠海航展能否如期举办同样是个问号,2010年1月9日到3月,珠海航展官网新闻动态停更近2个月。

2月底,随着各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迅速推进。“11月10-15日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不见不散”,3月30日,珠海航展官网的一则消息,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官网也恢复了以往的宣传节奏:从执行委员会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到相关领导赴航展中心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再到举办首场“云签约”活动,各项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推进。

作为航展预热的一部分,珠海航展官网于今年5月对外宣布,已有来自中国内地、阿联酋、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法国、芬兰、美国、瑞典、瑞士、沙特阿拉伯、乌克兰、意大利、英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的400多家企业确定参展,室内展览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其中新增阿联酋、芬兰、瑞典、沙特4个参展国家。除国内航空、航天、兵器、电子等大型企业参展外,空客、巴航、ATR、贝尔直升机、俄罗斯直升机、罗·罗、赛峰集团、泰雷兹、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利勃海尔、汉莎技术、霍尼韦尔、派克宇航等国际知名航空航天企业已确定参展。空客、赛峰集团等企业还纷纷在上一届航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参展面积。

尽管许多参展国家和地区疫情形势严峻,但直到7月初,人们对于第十三届珠海航展如期登场仍充满期待。当月8日-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还专程考察航展现场,为参展作准备。

7月也成为一个转折点,从珠海航展官网发布的新闻来看,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7月13日,之后长时间未更新,也未再向媒体发布预热稿件。

此时,伴随航展举办之期临近,国外愈演愈烈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珠海航展的举办带来巨大不确定性。10月13日,人们在珠海航展官网上等来了最终回复。公告称,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基于对境内外参展嘉宾的身体健康、安全出行以及对展会专业品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充分考虑,原定于2020年11月10-15日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延期举办,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变迁 24年航展辉煌历程见证科技飞跃

数据:第一届航展成交额为20亿美元,2018年第十二届珠海航展订购协议超1400亿元,成交239架飞机。

从最初的“小规模”区域性展会,到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珠海航展作为一张耀眼的“国家名片”,走过了24年辉煌历程,不仅为世界航空航天迷搭建了交流平台,也见证和推动了中国航天航空科技的飞跃。

作为“将航展引入珠海的领路人”,广东原省委常委、珠海原市委书记梁广大在回忆航展筹备经历时表示,其1992年向珠海市委、市政府做汇报,谈到举办航展的情况,“没有人反对,就下决心干”。

1996年,首届珠海航展开幕,立即引起轰动,当时的盛况至今仍令珠海爱心促进会创始人陈鹰记忆深刻。首次举办航展缺乏经验,规模小,仅限于原来的1号馆场地,来了十多架飞机。“那时珠海经济刚起步,市内大多是招待所、小旅馆,很多参展商住澳门,每天过关往返航展馆。”陈鹰回忆。

从1996年至今,珠海航展先后举办12届,数据的变化直观地反映了航展规模的壮大和航展质量的蜕变。

参展国家从1996年的25个,增加至2018年的43个,增长72%;参展商数量从400家增加至770家,翻了近一倍;参展飞机从96架增加至146架,其中首届航展举办时,参展飞机多以模型为主;报道航展的媒体从218家增加至425家,普通观众从12万人增加值30万人;专业观众从2万人增加至15万人;举办会议论坛从10场增加至60场;室内展览净面积从8654平米增加至约6万平米。

24年来,珠海航展的规模、国际化程度、专业性、国际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展会成交会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第一届航展成交额为20亿美元,至2016年达到400亿美元,20年间成交额翻了20倍。2018年,第十二届珠海航展闭幕时,订购协议超1400亿元,成交239架飞机。

建议 “双年办中国航展 单年办通用航空展”

声音:“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逢双年举办,单年航展馆往往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珠海和国内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迅速,市场急需新平台。

航展作为珠海两年一届的大事,不仅是我国航天航空工业与世界交流的一扇重要窗口,也推动、吸引大批通用航空龙头企业在珠海聚集,珠海航空产业园从无到有迅速长大,至2017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5.26亿元,初步形成了通用航空产业链。2020年7月,由珠海完成总装下线的国产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完成海上首飞成功。航展所孕育的通用航空产业已经成为珠海经济的一张名片。

但长期以来,珠海通航产业发展仅依靠“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一条腿走路,后者专业性强,参展的是世界航空航天巨头,尽管展览规模不断扩大,但仍难以展示航空产业的全貌,且由于逢双年举办,单年航展馆往往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低。另一方面伴随低空开放,珠海和国内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迅速,市场急需新平台。

早在2001年,业界、专家就开始提议珠海双年办中国航展,单年办通航展。2015年,是珠海距离通航展最近的一次。此前一年,珠海宣布携手德国腓特烈斯哈芬展览公司合作举办亚洲通用航空展,定位为专业通用航空展,展览内容主要包括公务机、单引擎和双引擎飞机、轻型和超轻型飞机、电动滑翔机、滑翔机、自制飞机、直升机等,着力打造覆盖通用航空全产业链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品牌化的商贸平台。遗憾的是,当年珠海因新建展馆,亚洲通用航空推迟举办,后来搁置。

因疫情首度延期的珠海航展无疑暴露出一个风险,由于其定位国际性展会,参展商尤其是龙头参展商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国外,给展会带来极大不确定性。以本该在今年11月举办的第十三届航展为例,已公布的参展商很多来自美国、法国、巴西等全球疫情相对严重的国家。照常举办,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风险,不举办又将给推进多时、两年一届的航展造成重大损失。

一些业界人士为此呼吁珠海尽快将“珠海双年办中国航展,单年办通航展”提上议程,做大珠海航展品牌,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也可为通航产业提供专业化的展示平台。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