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新西部大开发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到了“持久战”阶段
2020-11-27 15:42:43 来源:腾讯网 编辑:

加速,加速;经济和政策正加速向内陆移动,三十年前是东部,三十年后时代之下是中西部。内陆时代已然悄悄地走上舞台中央,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正催生着下一个“风口”。

全球经济不断下滑,疫情正改变着世界的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到了“持久战”阶段,依靠外贸拉动经济的模式正逐渐进入“寒冬”;内循环呼之欲出,内循环之下的是加快布局中西部。

但下一个风口不可能同时中西部;中部和西部谁才是下一个风口呢?

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

今年5月,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正式出炉;新西部大开发在这个节点发布,就像一颗“深水炸弹”将第一季度冷淡的经济,给画上了一个复苏的经济发展蓝图。

此次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甚至要超越当年的“三线建设”。

回顾三次西部大开发

三线建设

1964年在国际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我国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转移”;工业、经济、教育等开始了西迁。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平衡了我国地域之间的发展差异,为后者奠定了中东西战略平衡大格局。

改革平衡

1978年改革开放就像大坝上的一道口子,洪水源源不断地从口子上流过,而他们的流向便是“东部”;东部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享受到了无数的政策、资金扶持,东部快速崛起的背后却是:东西差距加剧。

为了平衡被打破的东西差异,第二次西部大开发在千禧年(2000年)正式启动。第二次西部大开发极大地增强了西部地区的基建,提高了西部整体发展水平,同时在西部培育起了几个大城市,但力度对比三线建设要弱许多。

时代铸就西部

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在2020年5月公布,这次政策是完完全全让西部登上了时代发展的顶峰,也可以说西部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风口。

此次西部大开发支持范围十分广,力度前所未有;当下内循环正在启动,而西部大开发将是此次内循环的“引擎”;两者相互配合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此次西部大开发用一句话便可说明含金量

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摘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意见)

中部崛起

中部其实一直没有太过引导性的政策支持,2004年的中部崛起提出,到2006年中部崛起正式实施,中部崛起到现在也有14个年头了。

但回顾中部崛起,虽然促进了中部地区的发展,但整体上看中部还是一盘散沙。中部直到现在还处于“厮杀竞争”阶段;长沙、郑州、武汉、南昌等城市都将彼此作为对手。

长时间的敌视,让中部一直缺乏一个带动引擎,武汉虽强,但武汉实际上的领导力却十分微弱;中三角的概念虽然早已提出,但受限于竞争关系和文化差异,让中三角的融合要远不如成渝。这使得中部崛起一直缺乏一个强大的城市群。

中部崛起与西部大开发投入的资源和收益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中部地区城市较为广泛,尤其是各省会城市的实力都相对强劲,无论是武汉还是郑州或者是长沙等城市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反观西部,整个西部实际上只有三座超级城市“成都、重庆、西安”;像乌鲁木齐、昆明、贵阳等西部城市,实力和影响力等都难以与成渝西比较。所以西部城市有很强烈的金字塔分级。

中部是群雄争霸,而西部的格局相对稳定;同样的资金支持力度可以在西部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在中部却要经历几轮分割;

西部风口

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正应了古人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口之下谁是最大受益者?

偌大的西部多重地形地貌如何去开发?

西部一直被划分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人口和开发承载力显然高于大片漠土的西北,西南贵州、云南等省份体量太小,再加上地形地貌先天性缺陷等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而一直被称为西部第一省的四川,便成为大开发之下的绝对赢家。

四川不仅是指四川省,它同时指向了“四川盆地”;从我国历史的长河来看,四川盆地在很长的时期里都是一个整体,区域内的文化、习俗、方言都是一体的,在这样的基础下,四川盆地内的民间来往十分频繁。

新中国之后,四川盆地绝大部分区域都为“整体行政单位”直到1997年重庆直辖,四川盆地才进入了分割状况,直至今年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成渝快速被拉升到国家超级战略之中,这样的分割状况,竞争局面才得到了缓解并逐渐进入“一体时代”

四川盆地虽然有74%的面积属于难以开发的山地,但那些主要是原西康省的辖区,现在的三州,而四川盆地内人口大市都属于“丘陵地带”这意味着四川真实可开发上限要比我们想象中的高许多。

当前成渝经济圈被定位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经济第四极,内陆开放高地;这意味着未来成渝的使命将是带动全川、继而辐射西部的新格局。

而四川便是风口之下的最大赢家。

你觉得风口是西部还是中部呢?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