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国内 > 正文
将把中原科技城打造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
2020-10-27 11:11:11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

10月的北龙湖,波光粼粼。湿地公园躺椅上,85岁的吴凤芝紧了紧风衣,她时常由家人陪着,来湖边散心小憩。

老人的孙子王诗文博士毕业后在上海工作,如今携妻带子,跟随创业团队回到郑东新区智慧岛,参与创办了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听祖孙两代人聊一聊家常,记者感受到了城市发展思维的转变。

过去,郑州西郊棉纺路,五大国营棉纺厂吸引了许多江南女工北上中原,吴凤芝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郑东新区北龙湖,全国首批投入运营的商用5G无人驾驶汽车运行平稳,一座创新人才集中、创新要素集聚的中原科技城呼之欲出,王诗文也是建设者之一。

过去的郑州得益于交通和区位,纺织工业发展良好;如今,高科技产业集聚,推动城市有了新的发展,创新的名片越擦越亮。

走进中原动力,双足机器人迎宾,医疗机器人问诊,保洁机器人顺着玻璃外墙爬上爬下。在颇具未来感的办公室里,联合创始人兼CEO林杰告诉记者:“郑州有引才的决心。”

决心,背后是对科创产业的倾囊支持。

“我们要把区位条件最好、生态环境最优、基础配套最完善的龙湖北岸地区留给科技创新产业!”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表示,变更土地规划,郑州市舍弃的是商业住宅土地出让金。

决心,还体现于对人才无微不至的关心。

“我们为不同层次人才提供真金白银的补贴,同时提供免租金人才公寓和3年内办公用房租金全额补贴。”郑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牛瑞华说。

高端人才略显不足、科创产业相对薄弱,但这都不是郑州的未来。如今,中科院计算所大数据研究院等9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三大国家级平台,12个院士工作站和6家省级研发平台已经落户郑东新区,将为落户中原科技城的科创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厚植创新的土壤,启动创新的引擎,嗅觉敏锐的企业自然纷至沓来。9月15日,复星国际、芯成科技全球研发中心等首批60个入驻中原科技城的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超过1100亿元,涉及数字文创、信息技术、生命科技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

一个个项目集中落地,以郑东新区智慧岛为中心、以龙湖北部片区为示范区、以科学谷(鲲鹏软件小镇)为拓展区的中原科技城蓄势聚力。

来到鲲鹏软件小镇的建设工地,80多台塔吊空中挥舞,5000余名工人地面奔忙。软件小镇统一规划、统一施工,总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投资120亿元的一期工程要在18个月内完成。

“数山”“云岭”“码岗”,施工中的建筑现代时尚,建设中的园区美丽简约,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华为软件云开发中心、软通动力等高科技创新企业签约入驻。

“未来,我们将把中原科技城打造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徐立毅说。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