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关注 > 正文
淄博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
2023-05-17 13:30:10 来源:凯迪网 编辑:


(相关资料图)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5月17日讯 (记者 江学俊)5月16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来临之际,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向社会发布淄博市文物和博物馆有关情况。

淄博是文物资源大市,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淄博市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23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齐长城)、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40处,包含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140处,市级重点文保单位358处,县级重点文保单位522 处,国家级文保单位数量位居全省第五位。拥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74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505件/套。全市经省文化和旅游厅备案登记的博物馆共7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2家,非国有博物馆53家,包含国家一级博物馆2家,二级博物馆3家,三级博物馆8家,博物馆总数位居全省第三,非国有博物馆数量与国家级博物馆数量均居全省前列。登记在册的可移动文物达9.67万余件/套,有战国错金银青铜牺尊、西汉矩形五钮龙纹铜镜、青釉莲花尊等镇馆之宝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述说历史的传承。2021年10月,淄博市成为全省“博物馆之城”建设四个试点城市之一。

淄博文物资源十分丰富。齐长城遗址横贯南北、蒲松龄故宅庭院曲径通幽,颜文姜祠殿宇巍峨,四世宫保坊廉洁留香。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群众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加持了文化自信的底气。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赵家徐姚遗址发现约1.32万年前的人类遗址,南马坊战国大墓是目前山东地区发掘规模最大的车马坑,两处遗址均被评为“2022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赵家徐姚遗址更是被评为“2022年度国家十大考古新发现”。除此之外,1990年的临淄后李春秋车马坑和淄河店2号战国大墓、2009年的高青县陈庄遗址也在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列,充分展现了淄博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

淄博有很多特色非国有博物馆。从门类来看,囊括了综合类、艺术类、历史类、自然科技类等,突出反映了淄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产业特点,具体有文物、陶瓷琉璃、钱币、奇石、红木、酒文化、金石拓片、饮食、民俗、自然地质等,门类多样,填补了国有博物馆的诸多空白。

全市各级各类博物馆为参观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博物馆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院、淄博市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等各博物馆在当前文化旅游热潮中,提升服务接待能力,为更广泛的参观群体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服务,扩大了自身影响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物、博物馆赋能高质量发展、添彩人民美好生活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物领域活化利用+社会参与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