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滨海新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获悉,备受关注的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全面展开。据了解,2022年新区计划完成83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其中塘沽区域52个、汉沽区域11个、大港区域20个,涉及13个街道,楼栋1740栋,居民65087户,总建筑面积约475.8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2.68亿元。
做好“里子工程”改善居民生活
滨海新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结合小区实际情况,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确保居住安全为最优先前提,不做“面子工程”,实施以基础类改造为主的“里子工程”,重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安全和使用功能问题,同时兼顾实施提升类和完善类改造。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屋面防水修复、建筑外檐整修、阳台加固、楼道内墙地面修复、楼道内线路规整、加装公用照明、楼宇门更换或增设、围墙修复、增设或更换道闸门禁、小区道路广场整修、雨污水管线整修或新建、绿化提升等专项内容。其中,涉及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等专业经营单位,需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督促各专业经营单位提前部署,将年度投资计划主动与老旧小区改造年度计划做好衔接,共同参与、同步施工、全面改造。
“83个老旧小区共分两期建设实施,一期改造41个小区,涉及9个街道,划分6个标段,总投资62190.49万元,计划于3月进场施工,于6月基本完工,7月完成竣工移交。二期改造42个小区,涉及8个街道,划分6个标段,计划于5月进场施工,11月完工,12月完成竣工移交。”该负责人说,结合“补短板及完整社区建设”等工作要求,今年还计划在汉沽区域滨河家园、塘沽区域毓园小区,大港区域福安里小区开展示范点建设。
引入社会资本 改造与长效管理并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采用了引入社会资本融资及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建设模式实施,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来源和改造后老旧小区长效管理问题。区住房建设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模式既是滨海新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亮点,在全国也属首创。该模式按照“区内统筹、资源补偿、市场化运作”,引入社会资本方完成改造,实现“投、建、运、维一体化运作”的创新思路,充分发挥财政补贴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通过特许经营或委托运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社会资本通过“高效运营,满足收益,覆盖成本,完成改造计划”,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做到“财政不兜底,预算不突破”。
与此同时,项目还创造性地在老旧小区改造领域将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和区域城市服务、智慧停车及周边部分民生类项目有机结合,真正贯穿老旧小区投、融、建、运全周期,构建了老旧小区改造与长效管理并重的“滨城”城市经营管理新模式。同时,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由社会资本投资,对基础类改造后小区实施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在有条件的社区增设老年日间照料、老年食堂、体育器材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生活圈需求,打造“滨城”生活服务品牌。实施老旧小区周边区域的市政运营一体化、智慧停车等民生内容,解决停车难等问题,系统提升改造后区域的运营环境质量及治理水平,逐步实现旧城的有机更新。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改造工作
为扎实推进2022年改造工作,结合往期改造经验,2022年,滨海新区还将从完善居民参与机制、质量安全监管和疫情防控机制等方面,全力做好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滨海新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改造将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职责,结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居民自治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内容,充分调动居民“旧改”意愿,引导居民全过程参与改造方案制定、工程实施、过程监督和后续管理、评价与反馈小区改造效果,使居民从改造的被动接受者、观望者变成主动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同时区住房建设委将组织各参建单位,完善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分层级建立工程质量安全抽检巡检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改造中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明确改造工程验收移交规定,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进一步完善改造工程质量回访、保修制度以及质量问题投诉、纠纷协调处理机制,充分利用改造工程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及失信惩戒机制,压实各参建单位质量安全责任。届时,滨海新区住房和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也将同步进场,严格开展建设监督执法工作,确保各阶段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疫情防控等工作稳步推进。
此外,新区建立完善了三级调度推进机制。分别建立区重点工程指挥部、区住房建设委、相关委办局系统和街道三级调度体系,强化各成员单位协同合作,明确各级调度范围、议事程序,充分发挥各级优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建立完善专业配套设施设备改造统筹工作机制,以确保高效圆满完成改造任务。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