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前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目标,开始迈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
《“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针对农村地区师资薄弱问题,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加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培养力度,补充稳定而有质量的师资力量。图为福州市一所幼儿园内,小朋友们与老师一起做游戏。(图片由CNSPHOTO提供)
破解学前教育瓶颈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在园幼儿达到4818.26万人。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入园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计划要求,各地应充分考虑出生人口变化、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趋势,逐年做好入园需求测算,完善县(区)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为适应三孩政策实施需要,要求及时修订和调整居住社区人口配套学位标准,配建与居住区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幼儿园。
“当前,学前教育虽然实现了普及普惠目标,但仍是教育体系最薄弱的环节,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教师待遇保障不到位、科学保教水平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在补齐普惠性资源短板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完善体制机制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上来。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一中学校长安永全认为,“近年来,普及义务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具体表现在同一个地区学前普惠性幼儿园比例偏低,尤其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学前入园率不高、课程体系不健全、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
在深入分析论证研判的基础上,计划对“十四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作出部署:到2025年,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同时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一是发展目标:全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
二是保障机制目标: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是质量目标: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提高,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机制基本形成。
当前,学前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目标,开始迈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十四五”期间,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在补齐普惠性资源短板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完善体制机制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上来。
补齐普惠资源短板
针对普惠性资源存在的区域性、结构性矛盾,计划要求,各地应持续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优化普惠性资源布局。
学区化治理模式作为现代教育管理模式的一种形式,以公平优质为价值导向,具有优化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功能。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讲师李健表示,推动学前教育学区化治理,要以共享为理念,以提高区域学前教育的综合质量为根本目标。建立学前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机制,发挥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的整合性优势,从根本上促进区域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同时,计划明确,推动普惠性资源扩容增效,鼓励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高校、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多渠道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逐步消除大班额,防止出现新的无证园。计划还提出,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回头看”,对治理成效进行全面复查,巩固治理成果,保障城镇地区普惠性资源供给的主渠道,为满足幼儿就近就便入园提供基本保证。
计划还明确,完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办好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通过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举办分园、村独立或联合办园、巡回支教等方式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对乡镇公办中心园、企事业单位和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后,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做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发挥其兜底线、保普惠的重要作用。
财政支持和合理收费双管齐下,才能解决好普惠性幼儿园“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问题。为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计划以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为着力点,要求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各省(区、市)以提供普惠性服务为衡量标准,科学核定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成本,优化完善财政补助政策。
此外,针对幼儿园收费监管问题,计划要求各地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推动完善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收费的监管。合理确定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收费标准,动态调整公办园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最高收费限价,改变长期以来公办园收费过低、普惠性民办园收费不规范的局面。未来几年,“入园难”“入园贵”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提高师资待遇水平
“师资队伍是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师资专业水平,学前提升计划针对农村地区师资薄弱问题,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加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培养力度,为这些地区幼儿园补充稳定而有质量的师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制定幼儿园教师和教研员培训规划,实施全员培训,突出实践导向,提高培训实效。鼓励高校、教科研机构和优质幼儿园结对帮扶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幼儿园。
针对幼儿园教师配备和待遇保障等瓶颈问题,计划要求统筹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公办园中保育、安保、食堂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所需资金从地方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民办园要参照公办园教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职工的工资收入。
值得关注的是,计划要求,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税务等相关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对幼儿园教职工缴纳社保情况组织检查,督促各类幼儿园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教育部表示,计划将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中之重,未来在政策保障方面将重点聚焦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推进建立幼小科学衔接机制,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有效性。
(记者 李远方)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