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环保(600008.SH)打造综合环保平台再进一步。
11月3日晚间,首创环保公布拟收购首创大气100%股权,将延伸至大气污染治理领域。
通过不断并购扩张,首创环保已成长为千亿资产的集团化环保企业,主营水处理、固废处理等环保业务。此次收购将完善公司“水、固、气、能”业务有机融合的综合环保产业平台。
去年以来,公司业绩加速增长,并且资产优化及募资后,今年三季度末首创环保资产负债率降至63.91%,为整合资产腾出了空间。
目前首创环保在“生态+”战略指引下推动轻资产模式拓展市场,公司积极拓展EPC+O、EPC/PC、委托运营、技术服务等轻资产项目,或将向轻资产环保平台转型。
拟收购进一步打造综合环保平台
首创环保正在筹划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新三板公司首创大气100%股权。
本次交易对方之一为公司的控股股东首创集团(持有首创大气60.69%股权)及首创集团控股的首创创投(持有首创大气2.73%股权),为首创大气的控股股东,所以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首创大气成立于2002年12月27日,注册资本2.46亿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首创大气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为19.70亿元,净资产5.71亿元。
近两年首创大气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逐渐向好。首创大气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亏损超3000万元,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达0.4亿元、0.71亿元、0.51亿元;今年上半年末,其资产负债率由去年底的84.67%降至71%。
仅从业绩情况来看,此次收购有助于提升首创环保的盈利能力。
目前首创环保业务范围包括城镇水务、水环境综合治理、固废处理和绿色资源管理等。其中固废处理战略版块以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首创环境(HK.03989)为平台,绿色资源管理战略版块以首创污泥、首创热力等专业公司为实践平台。
公司合计拥有超过2344万吨/日的水处理能力,截至上半年末,首创环保已投入运营的供水规模(控股)约为589.24万吨/日,污水处理规模(控股)约为831.62万吨/日;公司固废业务版块子公司首创环境在国内储备了共73个项目,总设计规模为年处理垃圾量约1372万吨、年拆解电器及电子设备量约为320万件。
不断聚焦主业,目前首创环保已成长为千亿资产的集团化环保企业。今年6月18日,其证券简称由“首创股份”变更为“首创环保”,公司称,旨在直观彰显公司业务发展和战略发展方向,未来将坚持聚焦环保主业。
若此次收购完成,首创环保的产业链条将延伸至大气污染治理领域,成为“水、固、气、能”业务有机融合的综合环保产业平台,各个业态将充分融合,客户、资源、市场等协同效应明显,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并购扩张资产突破千亿
作为北京市国资委下属的上市企业,首创环保在环保领域扩张迅猛。
2016年以来,首创环保筹划收购了华冠环保100%、恒基新润水务100%股权、金强自来水40%、巨龙供水资产、润城水务89.89%等,合计耗资超45亿元。
2015年至2020年,首创环保总资产从361.25亿元增至1005.68亿元,五年增178.39%,仅近三年就已翻番,今年三季度末已达1051.24亿元。
在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后,首创环保形成了包括传统水务、再生水、固废处理、环境综合治理的全业务布局。水务投资和工程项目分布于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范围超过100个城市,合计拥有超过2344万吨/日的水处理能力,位居国内水务行业前列。
同时,去年以来首创环保还对资产进行了出售优化,以1.8亿元转让首创利池60%股权,以50.84亿元转让深水集团40%股权,以1.78亿元出售益阳首创100%股权,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提升资产流动性。
去年以来,首创环保各项业务继续增长。去年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分别达14.70亿元、19.14亿元,同比增53.42%、106.20%,扣非后净利润达13.67亿元、12.27亿元,远高于此前。
整体来看,首创环保营收实现连续近九年增长,净利润也几乎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的总资产投入使得债务较大,吞噬了部分利润。去年公司财务费用达15.24亿元,超过净利润。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长期借款达304.40亿元、短期借款58.61亿元,货币资金75.43亿元。
出售资产并于去年配股募资37.47亿元,首创环保的负债率有所下降。今年三季度末为63.91%,较2018年底时下降1.62个百分点。
首创环保是AAA信用评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拥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公司于2016年至2021年在交易所共发行9次公司债产品、银行间市场共发行14次超短期融资券、5次中期票据,累计发行金额265亿元,平均利率约为3.93%,低于同期基准贷款利率水平。
较强的融资能力为首创环保业务扩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并有利于公司在打造“水、固、气、能”业务有机融合的综合环保产业平台。(李顺)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