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旗下户外运动品牌探锐(adidas TERREX)近日在中国的首家旗舰店正式开业,落地于上海市静安嘉里中心。据悉,今年二季度阿迪达斯在华业绩下滑,此次布局户外服饰能起到“力挽狂澜”的效果吗?
旗舰店主打环保特色和“社区”功能
据悉,该店产品的主要特色是环保。例如,店内的主打产品——2021秋冬户外MYSHELTERPrimaLoft连帽外套是由探锐联合海洋环保组织ParleyfortheOceans以及合成保暖材料公司PrimaLoft共同打造。外套外层采用的Primeblue环保面料中包含50%的ParleyOceanPlastic(海洋塑胶)环保材质,保暖层则采用100%再生纤维制造。
另外,这款外套的保暖层采用了无印染技术,在还原面料天然色彩的同时,也节约了一定的水资源。据了解,传统的印染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水为面料染色。
除了服装,此次店内悬挂产品的衣架均由回收塑料制成。
该店的另一大特色是其“社区”功能。阿迪达斯副总裁孟书闻对外介绍,店内设立了互动区,对户外运动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在此进行研讨和交流。
据悉,未来更多的社区活动将以这家旗舰店作为中心展开。今年10月15日,探锐联合媒体《Nylon尼龙》举办青年社团专场,邀请大学生群体现场参与环保主题手工坊,亲手体验塑料废弃物的改造过程。另外,探锐还联合静安嘉里中心的周末夜经济项目安义夜巷举办“终结塑料废弃物”的手工小课堂等活动。
孟书闻对外表示,在未来,更多探锐门店会以这家旗舰店为雏形来开设。
阿迪达斯的工作人员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探锐在国内的门店数量不多,未来开设店铺的地点、数量以及店铺的主题细节规划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阿迪达斯国内市场业绩下滑
阿迪达斯此番布局有何原因?有行业分析师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阿迪达斯在国内市场面临一定的业绩压力。
据悉,阿迪达斯今年二季度在国内市场的收入只有10亿欧元,同比下降16%,这也是阿迪达斯当季唯一一个收入负增长的地区。阿迪达斯对外解释称,公司了解到现在大中华区的市场需求已经偏向于国内的本土品牌而不是全球品牌。
但阿迪达斯并不准备放弃这一市场。其首席执行官卡斯珀·罗斯特德对外表示:“虽然我们看到了在华业务出现的不稳定性,但我非常确信,今年在华业务将取得非常大的成功。”
从目前来看,布局户外服饰成为阿迪达斯达到目标的方式之一。据了解,阿迪达斯对探锐此次开业非常重视。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唐杰琛在探锐旗舰店开业致辞中表示:“我们非常自豪adidasTERREX能够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开设全国首家旗舰店。国内市场对于阿迪达斯来说十分重要,我们将致力于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探锐还在上海中环广场与本土滑雪品牌Snow51合作推出联名店,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布局代表探锐很可能向国内的滑雪市场进军。
上述受访分析师认为,受冬奥会影响,相关部门围绕体育特别是冰雪产业发布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以及户外运动的普及均为国内户外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阿迪达斯以户外服饰作为切入点来提升在华业绩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爱国情怀’‘支持国货’等情绪因素依旧在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各大户外品牌都在抢市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户外品牌也在积极争取更多消费者。例如安踏集团旗下的高端户外品牌迪桑特(Descente)、亚玛芬体育(AmerSports)等。
安踏方面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迪桑特的收入、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非常理想。迪桑特先后在上海正大广场和新天地开设了旗舰店和城市标杆店,扩大了迪桑特品牌的影响力。未来,迪桑特将继续提供高端户外产品,特别是高尔夫等产品线,并在一线城市开设旗舰店以及300平方米左右的城市标杆店,继续深耕高端消费人群。“亚玛芬体育中国区的业绩增长远远超出了我们自己的预期,三个核心品牌始祖鸟(Arc'teryx)、萨洛蒙(Salomon)和威尔胜(Wilson)都有非常亮丽的表现。另外,在安踏品牌方面,今年11月我们会首次推出品牌旗下专业的滑雪服系列产品,该系列会采用相当先进的保暖科技和防风防水科技。”
特步则在2019年收购了户外品牌迈乐(Merrell)。今年9月,迈乐中国首家形象店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开业。
另外,国内还有一些新兴品牌获得资本支持。例如近日滑雪品牌奥雪文化已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除特别注明外单位下同)A轮融资;今年1月,该品牌刚完成2000万元Pre-A轮融资。奥雪文化成立于2014年,以自媒体公众号“零夏”起家,后延伸到滑雪及户外运动装备,推出滑雪品牌零夏和Nobaday。零夏瞄准滑雪初学者,提供高性价比的滑雪装备,Nobaday则是为进阶的高端用户,提供更专业舒适的滑雪装备及全季的户外运动潮流服饰。
此外,今年2月,滑雪品牌GOSKI宣布获得2000万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主要推广GOSKI自有原创品牌,涵盖雪具、鞋服、配件等多类产品。
面对一众劲敌,探锐未来将有何表现?中国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记者 颉宇星)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