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10个示范城市和94家示范企业。下一步,商务部等八部门将积极指导各地以示范创建为契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探索和创新,继续大力发展现代供应链,形成一批水平更高、价值更大的新的示范成果,提升我国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示范城市与企业公布
今年3月,商务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决定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基础上,正式启动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力争用五年时间,培育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
通知明确,各地要促进供应链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全球化发展,着力构建产供销有机衔接和内外贸有效贯通的现代供应链体系。要求各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积极推动供应链优势培育取得新成效,供应链效率效益得到新提高,供应链安全稳定达到新水平,供应链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在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自愿申报、地方择优推荐的基础上,商务部等八部门共同组织专家对城市和企业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经各单位审核和社会公示,确定了第一批10个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94家示范企业。10个示范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张家港、杭州、宁波、厦门市、青岛、武汉、广州和深圳,94家示范企业包括京东、苏宁等。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此次确定的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将以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探索和创新,努力形成一批水平更高、价值更大的新的示范成果,着力构建产供销有机衔接和内外贸有效贯通的现代供应链体系,促进经济循环和要素流动的高效、畅通。
加速培育竞争优势
“十三五”以来,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持续攀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表示,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规模庞大、配套齐全的完备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诸多堵点,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能力不足,国民经济循环不畅,存在结构性失衡。
“必须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系统性办法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结构性问题,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高效运转,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苗圩说。
从整体看,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有待提高,高端和高质量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上述通知强调,要统筹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既要注重“大而强”核心企业,也要兼顾“小而精”中小企业,突出宽领域、多维度的代表性。将现代供应链理念融入实体产业体系、组织管理、经营机制、业态模式等各领域,重塑和改造产业链、价值链,为传统产业转型与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层次。
专家表示,必须把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推广扩大示范效果
近日,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厦门自贸片区完成国内首单铁矿石贸易全流程上链的进口业务,厦门自贸片区通过数字化场景的实践应用,开拓铁矿石供应链业务新模式,打造透明、高效、安全的交易通道,协同国贸股份探索区块链、云技术等数字新技术,并在国际贸易业务数字化中的应用模式中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次生产环境区块链数字通关应用落地,第一次国际贸易业务全流程上链,第一次实现境内外平台对接,第一次在离岸平台上链的大宗商品业务。
作为我国供应链创新的摇篮,深圳是我国供应链服务企业的集聚地,现代物流业是深圳市四大支柱产业。据统计,深圳全市物流企业约8万家,其中供应链服务企业超4000家。越海全球、富森等10家企业进入全国贸易进口企业百强。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市场和非市场因素、国际和国内因素、风险和效率因素相互交织,治理体系、驱动路径、优劣势因素相互影响,多种目标交叉共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其仔认为,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上精准施策,要求树立系统思维,既要看到其相互区别,在不同层次、针对不同的情景施策,又要能充分识别其相互影响及可能发生的多层次联动效应。用系统化的思维,找出其联系,发现其共同点,并以此做好顶层设计。
“我们将及时总结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探索形成的新技术、新模式和好的经验做法,积极在全国推广,发挥引领作用,扩大示范效果,稳步提高我国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高峰表示。(记者 李远方)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