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关注 > 正文
产能利用率不高依旧大规模扩产,巨一科技的扩产计划让人不解
2021-05-17 07:59:49 来源:长江商报 编辑:

脱胎于国资的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巨一科技)逐步被民营资本控制,并冲击A股市场。

巨一科技自称是具备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主流供应商,与特斯拉等知名车企建立合作关系。

不过,巨一科技自身盈利能力不佳,基本上吃政策红利。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合计约占其当年度利润总额的半壁江山。即便如此,公司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依然不稳定。

本次IPO,巨一科技打算募资逾20亿元,其中接近11亿元用于产能扩张。与之相对应的是,抛开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因素,2019年,其产能利用率不足60%。如此大规模扩产能否顺利消化,令人存疑。

备受关注的是,IPO前股东突击入股或涉利益输送。2020年上半年,巨一科技递交上市申请书前半年,美的投资等两家机构突然现身公司前十大股东。而在2017年至2020年的三年,巨一科技估值暴增18倍。

两家机构IPO前半年入股

IPO前一年新增股东,是监管关注的重点。巨一科技就存在机构突击入股问题,且其估值急剧增长也很离奇。

巨一科技成立于2005年初,15年来,其股权结构变换频繁。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是其IPO报告期,在这期间,公司估值急剧变化,让人吃惊。

招股书显示,2017年3月,时为第三大股东王健强将其持有的巨一科技4.01%(出资额57.27万元)转让给实际控制人林巨广,股权转让价款为522.87万元。据此计算,巨一科技100%股权的估值约为13039万元。

当月底,巨一科技增资,注册资本增加至3000万元,全部由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2018年12月,巨一科技再增资,注册资本增加至3200万元,由道同投资出资3000万元包揽增资,获得公司6.25%股权。以此计算,巨一科技的整体估值为4.80亿元。此次增资是以截至2018年7月31日净资产评估值为本次增资价格的参考依据,确定每元增资额的价格为15元。

虽然巨一科技的4.80亿元估值较2017年增长了约2.6倍,但以截至2018年7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并不合理。因为在2018年11月,巨一科技相继出资2600万元、800万元收购了实际控制人旗下的苏州巨一100%股权和苏州宏软100%股权,资产规模和净资产均有明显增加。这次增资估值,并未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

巨一科技解释称,本次增资系实施股权激励,道同投资是员工持股平台。不过,实际控制人刘蕾持有道同投资56%股权,刘蕾系林巨广之妻。由此可见,本次股权激励的最大受益者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一年后的2019年12月,巨一科技又增资,新增注册资本55万元全部由扬州尚颀认缴,后者投资款为4108万元,获得1.69%股权。本次增资以截至2019年5月31日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参考,确定每元增资额的价格为74.69元。以此估算,巨一科技的整体估值约为24.31亿元。

仅仅一年时间,估值从4.80亿元增加至24.31亿元,增长了4.06倍。

2020年5月,巨一科技实施股改,注册资本变为9765万元。

2020年6月,巨一科技又进行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至10275万元,新增注册资本510万元,其中新增的156万元、354万元注册资本分别由嘉兴尚颀、美的投资认缴,增资价格为24.9元/股。嘉兴尚颀、美的投资分别获得1.52%股权、3.45%股权,投资款分别为8818万元、3892万元。此次增资,巨一科技的整体估值为25.60亿元。这一估值较2017年3月的1.30亿元增长约18.64倍。

短短三年,巨一科技整体估值增长18.64倍,增速不可谓不惊人。

去年12月28日,巨一科技披露了拟在科创板上市的招股书,此时,距离嘉兴尚颀、美的投资入股刚刚半年。美的投资的实际控制人为美的集团实际控制人何享健。

为何在IPO前夕突击增资扩股,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行为?

享政策红利扣非净利仍降

巨一科技能否顺利上市,未来是否具备可持续盈利能力,均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嘉兴尚颀、美的投资机构突击入股之时,曾与巨一科技及其实际控制人林巨广、刘蕾夫妇等签署了对赌协议,包括上市时间等。目前,IPO在即,对赌协议均予以解除,但是否仍然存在抽屉协议,尚不得而知。

对赌协议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巨一科技可持续盈利能力、能否顺利上市的信心不足。而这背后,巨一科技经营业绩不理想是核心因素。

招股书显示,2014年,巨一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净利润384.43万元,2017年,时过三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达到12.25亿元、1.87亿元,分别较2014年增长约3倍、47.56倍。

然而,2017年是迄今为止净利润的高点。2018年、2019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14亿元、17.26亿元,同比增长15.41%、22.03%。净利润为0.12亿元、1.50亿元,同比变动-93.34%、1110.94%。

2018年、2019年净利润大幅变动,源于2018年股权激励,也就是道同投资低价参与定增,产生股权激励费用1.1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1.16亿元、1.19亿元,同比变动-26.90%、2.47%。2017年,其扣非净利润为1.59亿元。

对比发现,2017年至2019年,公司扣非净利润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与2018年基本持平,但均低于2017年。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巨一科技上述业绩中,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贡献了一半。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巨一科技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及政府补助合计为9035.84万元、8823.32万元、7525.63万元、3161.97万元,分别占当期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利润总额的42.90%、56.87%、46.14%、88.98%。整体上,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之和达到利润总额的一半。

有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相助,业绩依旧下降,显然,这一业绩与巨一科技自称的市场地位并不相符。

巨一科技称,其专注于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是一家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提供商。公司称,其与知名整车企业、造车新势力、零部件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客户包括大众汽车、特斯拉、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中国一汽、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

24亿总资产11亿是存货

产能利用率不高依旧大规模扩产,巨一科技的扩产计划让人不解。

本次IPO,巨一科技的募投项目有6个,分别为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汽车智能装备产业化升级、通用工业智能装备产业化、技术中心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升级、补充营运资金,拟使用募资的金额分别为6.74亿元、2.60亿元、1.54亿元、2.81亿元、1.34亿元、5亿元,合计为20.03亿元。

从募投项目看,前三个项目为实体项目,主要进行扩产,拟合计使用募资约11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是最大的募投项目,主要围绕集成化、智能化电驱动系统以及扁线电机等下一代电驱动系统相关产品进行建设。

巨一科技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产品主要有两种,即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目前来看,巨一科技产能利用率较低。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电机产量为4.07万台、7.11万台、6.94万台、5653台,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0.85%、71.12%、57.84%、9.42%。同期,公司电机控制器产量为4.21万套、7.18万套、6.83万套、5618套,对应的产能利用率为52.60%、71.78%、56.90%、9.36%。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不具有可比性。2019年,其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产能利用率均不到60%,尽管其产销率达到100%,但仍然存在产能闲置问题。

产能闲置的情况下,巨一科技仍然大规模进行扩产,新增产能如何消化?

除了电驱动系统外,巨一科技还使用募资扩产智能装备。公司称,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产能不适用传统意义上的产能数据,不便于量化,但使用募资大举扩产,产能如何消化,依旧是个问题。

巨一科技称,其产品的销售情况主要取决于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情况,如果产业下游情况不理想,公司将面临产品滞销、产能过剩问题。

巨一科技的存货规模一直较高。报告期,其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7.17亿元、10.22亿元、11.88亿元、10.6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5.32%、47.11%、49.53%、44.68%。2020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接近24亿元,接近一半是存货。

巨一科技称,公司存货规模较大,主要由于智能装备项目周期较长,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存货规模会进一步增加,可能存在因存货占用资金余额较大而对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不利影响。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巨一科技四度增资,才使得现金流较为充裕。如果不实施增资,现金流会十分紧张,这也是公司拟将IPO募资中的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