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关注 > 正文
提高基建投资的有效性,避免低效无效投资
2021-04-21 08:13:29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

只有看准领域、瞄准时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良性稳步推进,不贻误良机也不浪费资源,使投资发挥最大效应

修建高速公路到底有没有必要?上世纪80年代,一场观念碰撞在上海展开。随着经济日趋繁荣,上海市区与嘉定县(今嘉定区)之间的农副产品运输遇到了瓶颈,有关各方提出两种方案:一种主张一步到位、修建高速公路,另一种则表示反对,认为成本太高,将原有道路拓宽为一级公路即可。最终,各方研究论证后拍板:建高速!

30多年过去,在神州大地纵横交错长达16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网中,全长20公里的沪嘉高速成了微不足道的一小段,但它作为具有开创性的一大步,却留给人们许多启示。

最为显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要有预见性、前瞻性,适当打好提前量。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民生改善的有力保障,需要着眼长远、提早谋划。就拿高速公路来说,虽然投资巨大,但收效显著,建成后可大幅提高运输效率,加快要素周转、推动经济发展。类似这样的项目,早干晚干都要干,一旦认准,只要财力允许,不妨果断上马。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时至今日,我国高速公路以占公路总里程3.1%的规模,承担了58.2%的公路货运量,成为运输“主动脉”。

再往深究,高速公路之所以能够成为支撑发展的重要工程,表面上看需要决策者果断拍板,实际上更需要准确研判发展前景。只有看准领域、瞄准时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良性稳步推进,不贻误良机也不浪费资源,使投资发挥最大效应。而这,正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扩大有效投资”。

强调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的有效性,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的当下尤为重要。一方面,投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需要继续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与以往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阶段时存在大量“空白地带”不同,如今的基建投资选择空间相对较小,很难实现“给点阳光就灿烂”,加上需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务必要更加精准有效。

如何提高基建投资的有效性,避免低效无效投资?一个关键的衡量标准,就是看项目是否真正有益于惠民生补短板。基建投资确实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但那些只对GDP数字增长有贡献、对民生改善益处不多的投资,我们宁可弃之不要。像有的地方占用耕地挖湖造景,有的地方浪费水资源、土地资源搞一些“形象工程”,就是华而不实的低效无效投资,必须坚决摒弃。而类似老旧小区改造、停车场建设、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县级公立医院改造提升等许多投资项目,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能促消费、惠民生,又有利于调结构、增后劲,事半功倍、一举多得,就值得积极推进。

让基建投资精准有效,一个重要的把关手段,就是坚持项目跟着国家发展规划走,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十四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未来5年和15年的发展宏图,在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有关部门也正紧密围绕这张“蓝图”积极编制行业规划、专项规划。这些经过科学论证、反复推敲的规划,为基建投资指明了路径、提供了参照。各地区各部门应将相关规划落实落细,让基建投资更科学、不走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9.7%,两年平均增长2.3%,实现稳步恢复。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基建投资依然空间广阔、机会充足。相信随着更多有效投资逐步落地,投资这个关键“引擎”将持续平稳运行,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