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关注 > 正文
“轨道上的京津冀”更加完善,三地群众的出行也将更加便捷
2021-01-26 09:20:19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

300余台大型机械矗立如林、2800名工人往来穿梭……严寒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施工现场,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奋战景象。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北京市继大兴国际机场后又一个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地下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届时,从北京城市副中心出发,1小时可直达雄安新区、天津、唐山等地,35分钟可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5分钟可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全地下结构,地面上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未来副中心站区域将建设五星级酒店、5A级写字楼等设施,成为北京东部最大的商业中心、副中心区域的活力核心。”北京建工01标段项目党支部书记刘闯介绍。

目前,工程已经完成负一层的土方开挖,作业面槽深8米,后续将陆续建设负二和负三层,土方开挖量预计达1300多万立方米。

副中心站所在的通州区素以“九河下梢”闻名,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增加了对地下水及流砂、涌砂的防控难度,给施工工期造成极大的压力。

“目前我们正在作业的项目是在地面上打孔,每个孔直径1.2米,最深达30多米,目的是放置围护桩。”基坑里,来自山东德州的农民工王明义左手控制位置,右手控制钻头速度,眼睛紧盯显示屏,确保垂直度不差分毫。

“仅在我们标段就要打进404根围护桩,最深达到43米,就是为了防止施工中出现涌砂和崩塌。”北京建工01标段明挖区域总工程师倪登云介绍。

困难还不止这些,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非常多,导改协调及难度均非常大,对工期的影响不可低估。

“作为项目的主责协调部门,我们派专人现场督导,梳理每日工程建设计划大表,分解每日任务指标,督促参建各方保质保量。”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部部长贺毅说。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虽然临近春节,但建设者们咬定工期不放松,与时间赛跑、与自己赛跑,争分夺秒推进副中心站建设。

副中心站建成后,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将在这里交会,“轨道上的京津冀”更加完善,三地群众的出行也将更加便捷。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