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沉重一击,欧元区也未能幸免。一季度,欧元区实际GDP终值大幅下滑至-3.8%,创199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二季度,欧盟委员会预计这一数字将进一步降低至-13.5%。经济已经步入“寒冬”,但欧盟各国仍拒绝“抱团取暖”。
在过去的这个周末,欧盟领导人召开了疫情发生以来首次面对面峰会,希望借由亲自会面推动欧盟层面最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欧洲复苏基金”(以下简称“恢复基金”),该计划在5月提出后始终未能得到欧盟集体通过。然而,截至当地时间周日晚间此次峰会结束,欧盟围绕7500亿欧元刺激一揽子计划的谈判再度陷入了僵局,对于“恢复基金”通过赠款、低息贷款形式分别分配多少金额的问题上,各国领导人未能消除分歧。疫情进一步加大了其内部成员的不同利益诉求,各自为战下,欧盟层面的财政救援计划迟迟不能落地。
事实上,欧盟先前已经采取多种举措帮助成员国恢复经济。货币政策方面,欧洲央行行动尤为迅速,3月以来不断加码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7月16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继续以灵活方式实施规模高达1.35万亿欧元的紧急购债计划,至少持续到2021年6月。同时,欧洲央行决定把1200亿欧元临时购债计划持续至今年年底。但仅有货币政策并不足以支撑欧元区经济稳定复苏,需要欧盟整体层面的财政手段进一步跟进。
然而,在财政政策方面却成果寥寥。此前欧洲央行曾表示,欧盟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需要高达1.5万亿欧元。然而,在过去的5个月中,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仅在4月批准了一项总额54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该计划6月开始实施,主要目标是保护劳动者和个体商户免受失业冲击以及帮助成员国政府应对财政压力,但这一计划只能帮助成员国应对疫情在短期内造成的冲击,并不足以应对长期衰退。
为应对经济复苏长期挑战,德国和法国于5月底倡议欧盟设立“恢复基金”,以救助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欧盟成员国和行业。欧盟委员会随后采纳这一倡议,提议设立总额7500亿欧元的“恢复基金”,包括5000亿欧元拨款和2500亿欧元贷款,但这一计划却迟迟难以落地。以荷兰、奥地利、芬兰、丹麦和瑞典为代表的“节俭”国对“恢复基金”计划始终心存疑虑。这些北欧国家反对欧盟直接拨款给公共债务规模庞大的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主张以借款方式对其进行救助;并要求减少欧盟2021财年至2027财年的预算规模,减少“恢复基金”中无偿拨款的比例,以及设置附加条件以便激励受援国作出改革等。
为推动“恢复基金”尽快落地,欧盟在此次峰会中做出了部分让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7月18日提出修改方案,将赠款从5000亿欧元减至4500亿欧元,同时愿意为拨款流程设置“紧急刹车键”,任何成员国可以在3天窗口期内动用这项功能,要求所有成员国审议某一接受基金援助国的预算案。但该提议并没能得到荷兰为首的强硬反对派的同意,这些国家提议将欧盟“恢复基金”的赠款规模设定为3500亿欧元。而德国和法国坚持认为一揽子计划中至少4000亿欧元必须以赠款形式发放,以保护南欧脆弱的经济体免受疫情的最严重影响。欧盟官员表示,欧盟领导人在晚宴上没有展现出达成共识的迹象。
事实上,随着欧盟的持续扩张,成员国的差异化经济诉求日趋明显,“同床异梦”已成为欧盟的常态,疫情的出现则成为“催化剂”,进一步加大了欧盟内部的“离心力”。在此次“恢复基金”计划中持反对意见的北欧国家几乎都是对欧盟财政收入的净贡献国,任何无偿拨款的援助形势在它们看来都是让欧盟为财政状况欠佳的国家集体买单。而支持方则是债务高企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和经济欠发达的东欧国家。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财政状况欠佳,且受疫情的冲击较大。各国拥有不同的利益,这也使得“恢复基金”谈判屡屡陷入僵局。
未来的谈判前景不容乐观。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表示,疫情导致各国民众对于协同行动的客观要求出现了很大的反感,大家对于经济一体化的态度出现了很大变化,民粹主义情绪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同时,欧盟各国的利益冲突在疫情下出现了加剧的态势,要弥合不同的观点,协调各自立场难度很大。不仅如此,“恢复基金”若在各方博弈下最终“流产”,这将为未来欧洲一体化建设蒙上一层阴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田德文表示:“若欧洲一体化解决不了全局性问题,或在解决全局性问题时不能发挥核心作用,那么欧洲老百姓对欧洲一体化的认同就会降得更低。”
不过,资产管理公司斯坦贝斯与海克合伙人斯坦贝斯认为,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德法两国推动欧盟复苏基金达成的政治意愿非常强烈。斯坦贝斯表示:“欧盟的行动向来迟缓,往往在最后一刻才能达成解决方案。在复苏基金的问题上,短期内的结果可能会令人失望,但希望仍然存在。”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