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天津滨海网>资讯频道 > 滚动 > 正文
破除认知误区 前列腺癌综合科学防治势在必行
2024-04-19 11:35:03 来源:今日热点网 编辑:

前列腺癌在中国已成为严重威胁男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前列腺癌的新发病例数达到约13.4万例,死亡例数约为4.75万 ,而作为一种老年高发肿瘤,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前列腺癌的疾病负担预计将继续增加。2024年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王勇教授表示:“不断提升公众与患者对前列腺癌的正确认知,强化早诊早治和规范的治疗观念,是综合、科学防癌这套‘组合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前列腺癌患者来说,这往往是一场举全家之力的持久战,只有患者、家属及医生通力合作,坚持科学规范的诊治,才能更好地应对前列腺癌的威胁、改善患者预后。”

风险人群正确筛查 实现前列腺癌早诊早治

近年的科普传播增进了公众对前列腺癌的了解,但如“前列腺癌是六七十岁后才需要担心的事情”,“没有排尿异常等表现不用担心前列腺癌”等认知不充分、甚至误读的现象仍较普遍存在,阻碍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对此,王勇教授表示:“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易被忽视,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甚至骨痛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是晚期,这意味着前列腺癌筛查在早诊早治中起重要作用。”对于进行前列腺癌筛查的人群选择及发病风险来讲,年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诊疗指南,年龄≥50岁的男性都应该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但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筛查年龄应下降至≥45岁,而对于携带BRCA2基因突变者,筛查年龄应进一步下降至≥40岁,以尽早发现前列腺癌 。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是目前前列腺癌最常用的筛查方法,那么PSA异常升高就是前列腺癌了么?其实除前列腺癌外,前列腺炎、检测前进行过膀胱镜检查、导尿甚至一些药物的服用等都可能导致PSA升高 。对此王勇教授建议:“前列腺癌筛查最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发现异常结果不用过度担心,要及时到泌尿外科专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协助进行正确解读。”

规范治疗随诊 促进前列腺癌预后改善

一旦诊断前列腺癌,患者与家属中也同样存在一些常见认识误区阻碍正确治疗,亟需扭转。

误区1:不考虑自身病情,盲目追求根治手术,认为手术就能彻底治愈前列腺癌。对此王勇教授表示:“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药物治疗、放疗及局部消融等多种方式,根治手术是以清除原发灶肿瘤为目的的一种术式,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具体采用何种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健康状况,由专科医生综合判断。另外,即使是根治术后,也需要定期复诊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必要时也需要后续进行药物治疗及放疗等,不能认为根治手术就是一劳永逸。”

误区2:前列腺癌发生转移,认为治疗作用不大、疗效会很差、生存期也不长,因此失去治疗信心甚至放弃治疗。王勇教授明确指出:“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整体治疗效果确实不及未发生转移的患者,但近年来创新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已经极大改善了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 ,患者应正视疾病,坚定信心,规范治疗仍有希望长期生存并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

误区3:不重视长期随访和后续治疗,部分患者认为初始治疗PSA下降达标后就是治疗达标了,不需继续随访治疗,还有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后未经医生同意自主停药。“PSA是监测肿瘤是否复发转移和预测患者预后的关键指标,治疗后PSA≤0.2ng/ml患者的复发风险低 , PSA实现深度快速下降,提示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生活质量更高。而PSA增高的患者肿瘤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按医生规划持续长期随访监测PSA水平,对早期发现肿瘤复发转移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同时,还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测,例如核磁等骨扫描等。”王勇教授指出:“除坚持随访,患者也应严格按照医生要求予以规范的药物治疗以保障疗效,如果出现副反应等问题应及时复诊而不是擅自停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天津滨海网"或电头为"天津滨海网"的稿件,均为天津滨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天津滨海网",并保留"天津滨海网"的电头。